与民共建与村连治与法同行,寻乌经验
2022/10/6 来源:不详北京荨麻疹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他们扎根司法基层,他们离群众最近,他们把足迹踏遍田间地头、街道巷陌,用行动捍卫群众合法权益,把百姓心结矛盾一一化解。在天南地北,在广袤农村,在都市僻境,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银丝垂绦,一代代基层法官,厚植人民法庭这片沃土默默耕耘,心怀信念,笃志前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图画中,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在法治建设的新征途上,把奋斗融入生命,用热血谱写忠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开设“法庭天天见”专栏,全面记录人民法庭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提升基层司法水平,紧跟科技浪潮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倾情展现法庭法官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赤诚情怀。
年5月
毛泽东同志在寻乌
写下《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
这两篇光辉著作
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
寻乌调查的
“唯实求真”精神
也在这里得到传承
寻乌法院
坚持实事求是,重调查、重证据
深入基层、依靠群众
依托基层自治组织和人民调解网络
构建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形成和发展了
“联村共治、法润乡风”的“寻乌经验”
与民共建
打造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平台。注重人民法庭与基层群众情感联结,与基层自治组织力量联动。在寻乌南北半县分别设置2个中心法庭,在全县个村(社区)设立法官联系点。
同时,协同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五老”人员、乡贤等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乡村治理工作联动。
与村联治
打造依靠群众综合协调机制。人民法庭创新假日法庭、圩日法庭、节日法庭等延伸服务形式,利用当事人农闲时间、赶集时间、逢年过节回家探亲时间,经协商选择在此期间审理案件,减轻诉讼成本。推行田头办案、屋场办案、“祠堂和解”等方式,大力开展巡回审判。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人民法庭邀请
村“两委”干部
双方都认识的“五老”人员
共同调解一起赡养纠纷
八旬瘫痪老人王某有5个儿子
但大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
故引起其他兄弟不满
法官将巡回审判地点设在
邱氏宗祠门口
让邱氏兄弟有敬畏之心
“五老”人员
还运用客家谚语劝导
引导他懂得
孝敬老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法官及村干部、“五老”人员
的真情感召和耐心说服教育下
大家最终达成一致
愿意共同履行好赡养老人的义务
并签订了赡养协议
与法同行
打造服务乡村司法保障样本。人民法庭用活法治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法律讲堂、道德讲堂。
进行点对点,包干分区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工作。
寻乌法院
以人民法庭为依托
坚持群众说法、民事直说、法官说法
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
努力做到哪里有司法需求
人民法庭司法服务就跟到哪里
年
该院受理案件件,同比下降3.41%
诉前调解件,同比上升.16%
全县近一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寻乌法院新媒体团队
编辑: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