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31处方言成为国宝江西晨报
2023/4/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方言,不仅是一个人与某一居住族群的天然纽带,更是一个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语言坐标,饱含着与众不同的历史地理基因。
今年南昌“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南昌地铁部分站点加入方言报站,引发热议,方言也成了热门话题。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由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要语言文化工程。据了解,我省语言资源丰富,汉语十种大方言就有赣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徽州方言、官话方言和闽方言、湘方言等七种在我省境内有分布。截至年年底,我省有31处方言已被记录下来了,并被“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国家专家组正式验收,成为“国宝”。
提案:南昌市政协委员建议
地铁部分站点加入方言报站
今年南昌“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提出不少“潮”提案,其中,有政协委员建议南昌地铁部分站点加入方言报站,引发热议。
语言是文化的灵魂,南昌市政协委员晏明智认为,南昌人要爱惜自己的文化,用方言建立自信,产生区域认同感,更有利于“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的建设。为此,他建议,在南昌地铁2号线部分区间采用三语报站,其中加入南昌方言报站,令人耳目一新,为公共交通增加一份暖意。
晏明智表示,中国有不少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采用本土方言报站,最为人熟知的是珠三角粤方言区,除了广州以外,深圳这座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同样用粤语方言报站。而更值得借鉴的是年通车的福州地铁1号线,报站语言为普通话、福州话和英语。
晏明智表示,地铁的三语报站模式对日渐式微的方言而言,是有着强烈人文情怀的。因南昌地铁1号线普遍站间距偏短,三语报站难度较高,建议不必所有站点之间都采用三语报站,只在2号线部分区间采用三语报站。
声音:南昌话是宋元时期语言
的“活化石”
该提案一经提出,立即引发广大网友热议。网友“寻觅爱之源”称,“广州、深圳两个大城市,用粤语、普通话、英语来报站,没什么不好的呀!弘扬本土文化确实很有必要!我们去广东,总是会听到粤语,那为什么不能让外地人多听听正统的南昌话呢?”
“可以加上南昌话,像一些老人、中年人从小就说南昌话,对于普通话有些听不懂。公共设施都是为大众服务,给大家带来便利的,三种语言播报不影响任何人。宣传弘扬地方方言,没什么不好。”网友“姣姣Tinna”也表示赞同。
“挺好的,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支持!”网友“小花的小丸子”评价道。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不支持南昌话报站。网友“每天一个番茄很健康”说:“我拒绝,南昌话听起来像吵架一样,不利于本土文化的正向宣传。”
“南昌人可以自豪地说,要想知道宋代人是怎样说话的,可以听听南昌人说话。”研究南昌话的江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黎传绪表示,南昌话至今保留着宋元时代的语言概貌,是宋元时期语言的“活化石”。
黎传绪举例称,南昌方言中的“梭来梭且”,其实指的是普通话中的“跑来跑去”,这里的“梭”指的就是古代织布所用的“梭子”,南昌方言生动地将古代汉语里的名词动用,非常形象。“可以说,南昌方言是最精彩的方言之一。”
调查:
我省有31处方言成为了“国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俗”,最直接的就体现在语言上。除了保留着宋元时代语言概貌的南昌方言,我省还有许多地方的方言成为了“国宝”。
年12月底,江西省承担的年国家语保工程21个科研项目接受了国家专家组的正式验收,并一次性通过验收、结题。据介绍,经教育部、国家语委批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江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1个课题中,汉语方言调查课题20个,濒危方言调查课题1个,获国家科研经费资助万元。
“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我们走遍了21个选定的调查点,对这21处方言做纸笔记录和音像摄录。”近日,担任语保工程江西省项目首席专家的南昌大学胡松柏教授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在年5月正式启动,21个科研团队分别对南昌市(湾里区)、武宁县、都昌县、萍乡市(安源区)、莲花县、丰城市、上高县、新余市(渝水区)、吉安市(吉州区)、永新县、安福县、抚州市(临川区)、资溪县、南城县、鹰潭市(月湖区)、上饶市(信州区)、铅山县、婺源县、赣州市(南康区)、寻乌县、永丰河嘚佬话等21个县(市、区)开展调查科研工作。此外,在年,我省首批在10个县(市、区)设10个调查点,分别是南昌西湖区、景德镇珠山区、高安市、铜鼓县、永丰县、黎川县、赣州章贡区、宁都县、安远县、上饶市广丰区。截至年年底,我省有31处方言已被记录下来了,并被“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国家专家组正式验收,成为“国宝”。
“记录各地的方言,可以客观全面了解我省语言状况,更好地保存我省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除了这31处方言“国宝”外,胡松柏称,根据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总目标,我省已向国家语委申报,江西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初步拟设97个调查点加上濒危语种的调查点,总数超过个,将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
专家:方言是家乡的标志、乡情的寄托
年轻人应该学说方言
“随着社会变迁,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家乡方言,我们记录方言需要深入乡村,因为在一些穷乡僻壤,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方言原生态的面貌和习俗。”据胡松柏介绍,我省语言资源丰富,汉语十种大方言就有赣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徽州方言、官话方言和闽方言、湘方言等七种在我省境内有分布,其中以赣方言、客家方言为主。
虽然我省的方言资源丰富,但方言保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语言消失得很快,我们是抱着抢救的心态去做的,如果这个调查早十年、二十年,情况会好很多,很多东西就是在近些年消逝的。”胡松柏表示方言调查工作很迫切,但目前缺乏足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这是下一步要花大力气完成的。
对于方言的重要性,黎传绪说,方言是家乡的标志,是乡情的寄托,说好方言,能够读懂家乡,更能够增强自豪感。他还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并存关系,“打个比方,普通话像火车,方言就像汽车,都是交通工具,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因此,两位专家均建议年轻人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学说纯正的方言。
听闻有政协委员建议南昌地铁部分站点加入方言报站一事,黎传绪表示很兴奋,并联系了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我给他发了短信,说在地铁上使用南昌话报站能够体现南昌人的自信,南昌话有本地文化的最主要的内涵,也是本地文化最明显的标识。”他还告诉记者,他的说法获得了该负责人的点赞认同。
对于南昌地铁2号线部分区间是否会加入南昌方言报站一事,昨日,记者联系了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宣传人员,该宣传人员表示,因此事涉及的事情较多,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划安排。
对于南昌地铁2号线部分区间是否会加入南昌方言报站一事,昨日,记者联系了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宣传人员,该宣传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