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寻乌把代表联络站建到群众心坎里
2023/5/14 来源:不详“多亏了镇里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在晚上出门比以前方便多了……”日前,住在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老圩镇的居民纷纷为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赞。
原来,南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到“老圩镇没有路灯,群众强烈希望安装”这一问题,及时组织代表进行走访调研,及时把群众意见转镇政府进行办理,短时间内就在老圩镇安装了路灯,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这是寻乌县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寻乌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强阵地规范化、强机制常态化、强措施实效化的“三强三化”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分类指导,着力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提档升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群众之家、选民之家、代表之家、民主之家”。
规范化建站,让代表联络站更有战斗力
代表联络站是基层人大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和桥梁纽带,其建设质量、作用发挥情况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能否落到实处。近年来,寻乌县人大弘扬“唯实求真”的寻乌调查精神,深入乡村一线进行了专题调研。各乡镇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实效的“六有”标准,统一对代表联络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截至目前,寻乌县15个乡镇所有代表联络站已完成提升改建,代表、群众进站更便捷,联络站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更全面,各项功能设施更完善,工作制度更健全,有效延伸了代表依法履职的“触角”,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着力做好‘规定动作’,各联络站还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自选动作’,推动硬件设施更加便民高效,软件设置更加科学完备。”寻乌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寻乌县在建站过程中,南桥镇借力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创新“智慧+人大”融合模式,实现每家每户可在电视上点播“人大代表在行动”栏目,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电视就可了解联络站活动开展、群众意见办理及结果等信息,纷纷点赞、给予肯定。
常态化运转,让代表联络站更有亲和力
寻乌是山区县,许多农户普遍靠山建房或切坡建房。随着汛期的来临,各地普降中雨或大雨,防汛形势较为严峻。在代表联络站的倡导下,市、县、乡人大代表纷纷响应,积极参与防汛知识宣传、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通知群众转移等工作,不辞辛苦奔赴在防汛一线,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站是基础,运管是关键。在具体实践中,寻乌县人大采取“固定式”与“流动式”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补充、“实体站”与“网络站”相呼应的运作模式,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日”“代表在行动”等活动,丰富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代表工作实效,推动“小平台”发挥“大作用”,让代表联络站紧贴群众需求,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至目前,全县各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群众人次,收集意见建议条,解答群众具体问题余件。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各代表联络站通过组织代表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各级人大开展的专题活动以及视察调研,让代表亲身参与到党委、政府决策、项目实施中,让代表与党委、政府共谋划、选民与代表广参与,实现党委、政府与选民“零距离”接触,有效增强了代表履职自豪感和优越感,有力推动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投用,持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效化应用,让代表联络站更有生命力
不仅要建好、管好,更要用好,代表联络站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寻乌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实效化建设新路子,使其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助力器。
今年以来,在各个代表联络站的引导下,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走访接待选民,发放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创文创卫、防火防汛、普法教育等宣传手册2万余份,征求意见建议条,为推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政策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发挥代表联络站在基层一线,收集办理群众意见建议便捷高效的优势,建立了意见建议分类处理机制,力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今后将进一步探索拓宽基层人大工作新路径,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服务中心大局、贴近深入群众的平台,宣传政策法规、凝聚思想共识的戏台,提供建言献策、促进当家作主的舞台,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工作有声有色、提质增效。”寻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志林说。(时雨、肖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