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生活,又炒褚橙的冷饭
2023/7/16 来源:不详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新营销NewMarketing
本来生活又在炒褚橙的“冷饭”。
近日,本来生活联合一众基金会、政府部门,发起了“塑造下一个褚橙,赋能寻乌脐橙”的新计划。褚橙和本来生活,虽然大有渊源,但如今已经淡化,同样的褚橙式赋能手法,如潘苹果、柳桃、汨粽等,也没能接连应验成功。
01年,刚刚面世的本来生活网,找到了一个具有潜力,也匹配自身生鲜电商气质的产品,褚橙。这一年的褚橙,虽然已种植10年,但产品滞销是常态,最严重的一次,多吨橙子烂在了仓库。
但本来生活策划了“褚橙进京”事件,让褚橙完成了“品牌化+互联网化”,这款富含励志意味的橙子,经由一众企业家群体在初期热捧,快速破圈,走红全国。甚至在今天,也可算农产品互联网转型的标杆案例。
不过,褚橙的销量传说,虽然还在持续,但温度不再全部传导给本来生活了。自年开始,褚橙就开始拓展其他电商渠道,开通了天猫旗舰店。并且在此之后,本来生活没有再拿出足够令人惊艳的农产品营销案例,潘苹果、柳桃、汨粽也相继陨落。
复制“褚橙”式的农产品,为何如此困难?在品牌营销发生环境变革和工具变革的今天,谁更适合去捧红寻乌脐橙?
复制褚橙之难
寻乌脐橙在电商平台售卖已久,是寻乌县发展电商经济的重要依托,在11月末的数据统计中,寻乌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5%,达到了近10亿元,这个成绩与招牌农产品脐橙息息相关。
但相比于褚橙,寻乌脐橙定价低廉,热销款的每斤售价,几乎都在3至4元的区间,经销者也较为繁杂,真伪难辨,至于它的核心卖点,更是缺少辨识性,很多商户都要冠以“江西脐橙”的名字,对外呈现,以便迎合市场认知。
本来生活也在售两款寻乌脐橙,每斤平均售价8元,但近一年的销售记录并不如人意,两款产品的评价量,均不超过50个。这与褚橙在电商端“开局即巅峰”截然不同,例如5天售出0吨,40天售出00吨。
这个曾诞生过“农产品互联网化”奇迹的平台,至少在过去一年,没有帮助寻乌脐橙实现高端梦。如今,本来生活似乎调整了策略,让寻乌脐橙明牌对标褚橙。
从营销噱头的角度,炒一下褚橙的冷饭,有助于制造启动效应,为寻乌脐橙注入更多市场想象力,但要完全复制,对本来生活而言,挑战较高。
相比褚橙,寻乌脐橙不是一个稀缺型的营销“素材”。它缺少一个类似褚时健式的背后人物,基于纵横交错的个人影响力,让寻乌脐橙以无障碍的模式,打进第一个重要的市场圈层——企业家群体。
因故交众多,“褚橙进京”事件在微博曝光后,王石、柳传志、潘石屹等知名企业家,都陆续进行了转发和评论。这些成名大佬的转发,也顺势牵动了各自脉络下商界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