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后的企业思考致富先育人观察者
2022/12/9 来源:不详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439528.html
导读:“美的在家电领域里的积累,为进军汽车领域提供了支持……美的之所以进入汽车行业,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定义就只做核心部件,而且要力争做到全球领先,对于技术含量很低的机会型生意,美的不会过多涉足”,美的集团全球合伙人、机电事业群总裁伏拥军表示。
(观察者网讯文/庄怡)以前,农村想要发展称之为“要想富,先修路”,如今,不变依然是修路,然而,这条路已经从宽阔的柏油马路,变成了村民心中通向互联网,连接上科技的脑思路。
致富,培养人才是第一步
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是人才振兴。牛少龙很有感触,他来到普安县的第一天就震惊了,虽然当地盛产红茶,但在网店早已在中国遍地开花的今天,普安县仍然依靠线下卖茶,茶贩收购,整个县仅有一家国企电商平台开的淘宝店,只有一颗红心,还没有人打理。
作为阿里巴巴派到农村指导创业的特派员,这里落后的数字化氛围以及村民对电商和直播为数不多的认知,让牛少龙感到不可思议。他当即决定向县领导申请给村民培训,但是一个礼拜过去了,原本准备人的培训会场,仅有3个人报名。
他没有放弃,在脱贫攻坚红头文件和挨个打电话邀请下,艰难凑齐人。“当地没有搞过这种培训,当地人也觉得这种培训可能跟以前差不多,没什么实战性。但是那场培训我们请了两位淘宝大学的讲师,讲的非常生动。培训结束后,有66人主动报名参加后面的封闭培训”。
除了这种面向社会人才的培训,针对职业学校,他们还引入了淘宝大学的青城计划、英才计划,请淘宝大学的讲师进行诸如美工、网页设计等等针对性的培训。“像这样的线下的培训我们至少培训了人次,加上线上至少是人次以上”。
姜昌征也是阿里特派到农村的一员,他的心得是,和当地的组织部门、驻村干部达成系统性的合作方案,培养学习能力强、学习意愿强的年轻人,组成1+1+N的培训模式,树立标杆,保证在特派员将来撤回的情况下,也能延续学习。
以汪清县满河村为例,全村45户人,开了34家淘宝店,拥有20多个淘宝达人主播。有一位40多岁的江凤海大哥,将过去只能卖给小贩的木耳搬到网上,一年卖了15万,取消中间商后,价格也从20-30元/斤,提升到60元/斤,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来自甘肃礼县的60岁张加成,通过在直播间拉二胡卖苹果,一年卖出30万斤。以前二道贩子苹果收购价不到2元,卖果汁厂才几毛钱,而如今优质的礼县花牛苹果跳过中间商,直接卖到了六七元一斤,这是以前老张不敢想的价格。
张加成在直播卖苹果
不仅是礼县苹果,巨鹿金银花、赣南脐橙、普安红茶,乃至城步蜂蜜、渭源土豆,全国近种地域农产品都走上了品牌化道路,变成“有名有姓”,乡村也享受到了数字化发展的红利。
授人以渔,留守青年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果家门口就有就业机会,谁愿意背井离乡?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成了普遍现象,注意到种情况,为培养当地数字化人才,带动小镇青年实现数字就业,去年5月,由阿里CCO(客户满意事业部)提供人才培养、技术输出和就业机会,地方政府提供场地、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全国首个“客服县”落地江西寻乌。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5个这样的“客服县”项目,另有数十个正在加紧筹备中,贫困村民就近就业,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服务输出,成为创新的脱贫致富模式。
该项项目也尤其侧重对贫困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