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升级的菜鸟实践
2023/6/1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disease/a_12492657.html
文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原创出品
改革开放以来,靠着架桥铺路的基建推进,中国的农货运输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小农经济」的内在特点,仍在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近几年蔬菜、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都在提醒人们中国的农货供应链比预想的脆弱。
如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所言,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农场式经营的基础和条件,想要突破中国农业发展的的瓶颈,就在于大力发展与第三产业充分结合的「农业3.0」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以社会化生态农业作为目标的「农业4.0」。
所谓的「农业4.0」,一方面是通过先进技术来延续精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另一方面,是让农民有机会共享农货供应链数智化带来的成果,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如今,这条设想中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物流,作为最贴近实体经济的「作战单元」之一,正通过菜鸟的产业互联网实践,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农货产地跑通新的模式。
01
让农民拿回议价权
江西寻乌是革命老区,也是赣南脐橙的主产区之一,脐橙种植面积达到了24.6万亩,全县有80%农民的收入来自于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种植,但和国内许多农货产地类似,「好货卖不出好价」一直困扰着当地果农。
一直以来寻乌脐橙都是以「统货」形式销售,批发商承包一片果园之后不论果子好坏全部拉走,因为果农没有销售渠道,定价的主动权基本由批发商掌握。
寻乌遇到的问题在中国大多数农货产区都普遍存在。
周期长、环节多,农产品想要从田间地头流转到城市的消费者手上,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的传导,这也是「自耕农业」一直以来很难克服的问题。
因为单个农民的供货量少,不可能直接发货到大城市,单是物流成本就很惊人,「统货」模式在过去长期存在,合理性在于代办们赚取了差价,农人收获了最基础的销售确定性,而农货供应也通过这一层层的中间商得以集约起来,但这种低效的流通模式已越来越难与不断提升的农货质量以及农民增收的实际需要相匹配。
年,菜鸟智能产地仓在寻乌落地,在货源地为农产品的加工、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提供数智化支持,困扰当地脐橙果农多年的问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建筑面积近平米的产地仓内,菜鸟搭建了国内最为先进的双通道脐橙无瑕疵、糖度分拣设备,通过红外线光谱检测,脐橙的糖分含量可以被检测出来并被划分为12个等级,接下来,不同分级的水果将进入对应的销售渠道——低等级的运送到榨汁厂、糖度高、大小适中的级别主打电商平台,品相最优的则会送入盒马等高端超市的货架,甚至做成礼盒,从而获得更高的溢价。
据当地农货上行中心的负责人测算,与传统「统货」收购方式相比,经过数智化分选后的果品整体市场销售价格水平最高可以提升40%。
简言之,菜鸟这种依产区而建的农产品上行智能产地仓,将分散的农产品上行订单集合,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果农和供应链环节中的仓储成本与物流成本;同时又通过产地仓内的数字化技术,让农产品按级定价,提升果品附加值,在「让好货卖上好价」的同时,更是让农民掌握了价格主动权,并且有主观意愿去不断提升果品质量,稳定的交付质量也将为品牌化发展铺路。
行销全球的美国新奇士橙、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其实也遵从着类似的发展逻辑,而现在,中国农货也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
02
小农变富农的产业模式
正如动脉与静脉共同参与血液循环,在搭建「产运销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的过程中,菜鸟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