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新闻寻乌不寻常三农日益强
2023/9/21 来源:不详
寻乌不寻常“三农”日益强
仲夏的寻乌,青山如黛,天蓝似海。夹杂在翻滚热浪中的果香随风散逸,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生机。
这一喜人的景象,得益于寻乌县对“三农”的重视。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今年,寻乌县三标乡三标村万亩鹰嘴桃喜获丰收。图为村民在采摘果品准备销往外地。通讯员刘加鸿摄
兴产业
群众致富门路广
“我们公司生产的水咸菜最大特色是采用古法加现代工艺腌制,亚硝酸盐含量低于饮用水标准。”赣州巧耕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一麟自豪地说,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品质上乘,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20多年前赵一麟曾南下深圳务工。年,他在寻乌县招商人员多次宣传家乡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创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成立赣州巧耕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1月,该公司被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第九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柑橘产业曾经是寻乌县的经济支柱产业。前几年在全县柑橘遭受病害侵袭的严峻形势下,该县一手抓柑橘病害防控,一手抓产业转型探索,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之路。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量23万吨,产值达11.5亿元;全县特色产业设施蔬菜、百香果、猕猴桃、鹰嘴桃、红薯、茶叶以及蓝莓、石榴、哈密瓜等面积达16.23万亩,年产值可达15.9亿元。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富硒土壤优势,积极擦亮“东江源、新‘硒’望”等富硒名片,农业品牌创建多点开花。全县建成市级富硒示范基地7个,认证富硒农产品99个;认证“圳品”3个;绿色、有机认证企业45家,证书数量达到72个,绿色、有机认证种植基地面积约6.8万亩,生产总值可达6.53亿元。
此外,该县以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创建为契机,运用数字科技手段为产业赋能。在果业方面依托“润丰林”“源兴”“金皇国”等果业基地,开展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在蔬菜方面依托“宜源华”农业,打造了幸福小镇智慧蔬菜产业园;在畜禽养殖方面依托“德青源”农业,建成“5G智慧蛋鸡场”,实现喂料、环境控制、排泄物清理自动化。
美村庄
人居环境换新颜
走进寻乌县文峰乡岗背村,放眼望去,产业兴旺、环境秀美,一切都显得如此井然有序,让人不禁流连在这山水田园之中。
近年来,寻乌县不断创新农业化发展模式,建立高质高效的蔬菜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大力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晨光镇六社蔬菜基地。通讯员谢清华摄
近年来,寻乌县按照“试点先行、全域推进”工作原则,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域推行“六定包干”管护模式,基本建成“五有”标准管护机制,初步实现村庄环境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常态长效管护的转变,村庄面貌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获评全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县,年、年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以前环境卫生问题多,边沟杂草丛生,杂物农具随意摆放,垃圾污水任意排放,现在村里大变化,到处都漂亮了。”岗背村村民钟招娣感慨道,村里每月都搞评比,大家意识变强了,有问题拍张图片上传到村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