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日,赣南有好茶
2023/10/7 来源:不详
今天我们迎来小满节气
恰逢“国际茶日”
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国际茶日”,这是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其意在赞美和肯定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
国际茶日
赣南有戏
为展示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国茶叶学会、江西省茶叶学会指定赣州市茶协负责摄制选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视频,用以在“国际茶日”第三届“美美与共”云茶会“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上展示直播。
据了解,赣南采茶戏,始于明朝,发于安远九龙山,起于茶人边采茶边唱山歌,后融民间歌舞、灯彩、山歌、口头文学等为一体,形成世界上唯一由茶事演进为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独立戏种。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起源于中国
盛行于世界,已历千年
赣南是茶叶之乡
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
区内山高林茂
云蒸雾罩,水热同期
土壤中富硒、富锌
“绿色、生态、富硒”
是赣南高山茶的一大特色
今天
小编带您近距离感受魅力赣南高山茶
龙南:万亩茶园吐新芽
在龙南市临塘乡东坑村,万亩茶园吐新芽,茶农们穿梭茶园间,采摘鲜嫩的茶叶。据介绍,当地春茶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量达余人次,每天鲜叶产量约0斤,清明前完成春茶采摘。近年来,茶产业不仅带动当地村民在茶叶种植、采收、加工等过程中实现增收,还成为了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富民产业。
上犹: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据上犹县茶叶协会副会长杨官富介绍,从去年开始的话,五指峰这一带雨量比较充沛,加之今年茶叶采摘迟,相对茶叶吸收的养分会更充足,所以今年茶叶的茶质比往年会有所提升。
近年来,上犹县把茶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全县三分之一以上农户参与到这项富民产业中,茶叶产业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富民产业。
崇义:茶旅融合茶韵悠远
崇义县上堡乡万长山多亩茶梯田新茶绽放,一簇簇嫩绿新芽矗立在山顶的云雾中,茶韵悠远美不胜收。万长山茶园把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入融合,把茶园建成主题田园综合体,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经济效益倍增。
寻乌:茶山飘茶香
近年来,寻乌县丹溪乡立足茶叶种植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给予种植户栽种补贴等惠民政策,鼓励种植户扩大栽种茶树面积,同时利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创建“丹溪天紫”茶叶品牌,推动丹溪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全乡共种植茶叶余亩,主要栽有清溪绿茶、双村柯珠峰茶等品种,年产茶叶约12万斤,年产值约万元。
宁都:高山茶带动农民增收
宁都县蔡江乡罗坑村高山白茶园,位于宁都县西北部,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具备种植茶叶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近年来,蔡江乡通过引导扶持群众发展茶产业,不仅带来了山林流转收入,还大幅提升了村民劳务收入,让农民增收、乡村增绿。据了解,茶产业是蔡江乡的支柱产业,全乡累计规模种植达亩,年产干茶达2万斤以上,在茶产业的示范带动下,蔡江乡呈现出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良好面貌。
茶叶产业是赣州市
重点打造的富民特色产业
近年来
赣州市紧扣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把推进品牌深度整合
唱响区域公用品牌
作为发力点
全力申请注册
强化宣传推广
注重产品质量
持续提升了“赣南高山茶”品牌
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国际茶日
品味“赣南高山茶”的独特魅力
走,吃茶去~
原标题:《国际茶日,赣南有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