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江西数说河湖长制共证美丽答
2023/10/26 来源:不详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778520.html
该文刊登于香港商报年3月22日A7版
绿水青山,既是江西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责任,河长制湖长制则是江西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
江西自年底率先在全国以最高规格全境推行河长制以来,不断推陈出新,打出多套“组合拳”,奋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发展与美丽同行,生态与文明互哺。生态治水让群众收获了更多生态红利,得到更多环境获得感。让我们从一组数据和关键词中,来解码和见证河湖长制的江西实践。
制度护航践承诺
2.5万余名河长湖长
18个方面持续开展“清河行动”专项整治
靖安县北潦河示范河湖建设河道提升(中源段)游客照
河长制实行以来,江西的河湖长队伍中,总能看到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巡查在河湖一线,驻守在防汛前沿,严查深究督导落实在辖区各处。
多年来的治水实践中,江西坚持河长主治,建立由省委书记、省长挂帅的高规格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始终保持高位推进,打造河湖长制“江西模式”。区域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流域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全省全域河湖长制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全省7大江河湖泊、条市级河湖、条县级河湖、条乡级河湖,共设立了河湖长2.5万余名,在河湖管护的“最后一公里”落实了巡查员、保洁员、专管员9.42万人,实现河湖管护链条全覆盖,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各级河(湖)长积极履职,层层传导河湖管护责任,有效推动问题整改,围绕城乡生活污水、城乡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零增长、船舶港口污染、非法采砂、侵占岸线、水质不达标、Ⅴ类和劣Ⅴ类水、入河排污口、渔业资源保护、河湖水库生态环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破坏湿地和危害野生动物资源、涉河湖违法行为、河湖水域治安等18个方面持续开展“清河行动”专项整治,年排查梳理的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年新排查的个问题完成整改个,整改完成率98.5%。
碧水清流入画来
长江干流江西段%水质断面达II类标准
国控、省控、县界断面消灭Ⅴ类和劣Ⅴ类水
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创建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
“确保总体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江西开展消灭V类及劣V类水专项行动,有力整治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有序维护河湖生态安全。—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81%、81.4%、88.5%、90.7%、92.4%,国控、省控、县界断面全部消灭劣Ⅴ类水体,长江干流江西段所有水质断面全部达到II类标准,全省河湖水环境持续提升。年,全省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0.7个百分点。江西河湖长制工作获督查激励表彰,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第一批经验推广清单。
水环境的提升带来的是民生的幸福。据统计,江西安排以奖代补省级财政资金近2亿元,累计开展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试点和自主创建工作,构建共创共治共管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乐安县流坑村通过水生态环境整治,打造特色古村水景观;上栗县泉塘村通过山塘整治,臭水塘变“小西湖”;上犹县园村、广丰区黄家淤村、贵溪市唐甸村、弋阳县东湖邓家村等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通过生态治水让老百姓收获了生态红利。
治水之路勇探索
完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亿元
90份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赣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年起江西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积极探索创新,启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至今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全面铺开,各县(市、区)完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亿元。靖安县北潦河示范河湖建设项目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项目,以全域保护提升全域生态,以全域生态助推全域旅游,依托北潦河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点“绿”成“金”。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从岸上到水体,深入推进陆域防控治理、岸线美化优化、水域保护修复等十大行动,打造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抚河流域生态治理、南昌赣东大堤风光带、九江长江最美岸线、吉安赣江风光带、景德镇昌江百里风光带、会昌百里湘江、分宜龙须沟等示范流域(河段)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流域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江西还探索流域管理创新,持续开展全流域生态补偿,共签订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90份,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抚州、赣州等地开展生态价值转换试点,宜黄县在全省率先颁布第一张“河权经营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鹰潭市和宜黄县、寻乌县、安远县等地将河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农业等执法力量进行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效果。还先后与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相邻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构建流域上下游共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协作机制。
问“河”哪得清如许?为有“河长”治河来。为河湖安澜长治久清,江西水利人乘风驭浪,驰而不息,展现不同凡响的水利力量,唱响江西水利最强音,书写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的生机活力。(郭美勤黄颖)
作者/来源:香港商报江西办事处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