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

2023/12/16 来源:不详

江西省寻乌县柿外桃源家庭农场利用当地富硒土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富硒猕猴桃等特色水果,通过优选品种、制定技术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自有品牌、线上线下营销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农场还引领带动全县农户提高种植技术水平踵出了一条果业致富路。

柿外桃源家庭农场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大路村,于年成立,注册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农场利用当地土壤资源优势发展富硒水果产业,现有果园亩,配套农机、冷库等设施设备,年农场资产达.5万元,实现经营收入.4万元,净利润23.7万元。农场主彭礼斌作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联农带农意识强,带动了周边上百户农民参与富硒果业发展,农场也成为寻乌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骨干果蔬供应商。

一、挑大梁,返乡创业谋发展

年,寻乌县柑橘黄龙病大面积暴发,对当地果农造成沉重打击,彭礼斌家也不例外。曾经硕果累累的果园满目疮,父母亲愁眉苦脸。年春节返乡过节的彭礼斌望着家乡父老乡亲紧锁的眉头,毅然放弃广东的高薪工作,带着妻子返乡创业,决心用自己在外边学到的新理念带动父老乡亲进行产业转型。他于年4月创办了柿外桃源家庭农场,以种植猕猴桃为主,脐橙、蜜橘为辅,发展富硒水果产业。农场建立了明确的分工,由父母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妻子负责财务管理,农场主负责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年,农场被评定为江西省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主彭礼斌当选为寻乌县新型职业农民联合会秘书长。

二、抓生产,绿色生态为导向

一是优选种植品种。农场深入四川、江西奉新等地的猕猴桃主产区进行考察,了解适裁品种,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建立协作关系,积极参加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习掌握先进种植技术。为选出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植品种,农场初期小规模试种了8个猕猴桃品种,通过对比果品成熟期、产量、口感等指标,结合市场调查,最终确定上市早、品质优、耐储存的红阳、东红作为农场的猕猴桃主打品种。

二是建立生产规程。农场依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技术力量,开展猕猴桃富硒生产技术研发及试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富硒猕猴桃、富硒脐橙、富硒蜜橘等的生产技术规程,成为当地科技示范推广的排头兵

三是组织标准化生产。农场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推广使用无人机飞防、杀虫灯、生物菌肥等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果园农事活动和投人品使用记录制度,并接入江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利用“合规宝”(智慧监管平台合格证开具系统)实现了农场果品生产全程溯源

四是创建富硒品牌。农场依托寻乌县农产品品牌孵化中心,注册“德善果”商标,积极开展产品认证,提升品牌价值。年,农场种植的猕猴桃脐橙、蜜橘均获得省级富硒产品认证,还获得了中国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三、重营销,开拓渠道增效益

为拓宽销售渠道,农场坚持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依托淘宝网、平台、建行善融等电商平台,以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