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开辟抗疫脱贫新航道农村青年杂

2024/8/26 来源:不详

“直播+”开辟抗疫脱贫新航道文|韩啸项菁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年第5期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全社会都在努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给今年的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挑战。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影响产业扶贫增收。农业生产和经营是不少贫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错过了春耕时节,将严重影响这些家庭的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面对危机,新时代农村青年、乡村干部另辟蹊径,借助直播、短视频等现代技术,把农产品“搬上”网络,让土特产“洋”起来、走出去,打开了销路。“直播+农业”的互联网销售新业态,可以有效缩短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疫情时代,这种网上销售方式更会成为破解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的新办法,成为推动脱贫致富的新生力量。“95后”直播创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95后”农村主播何海正坐在自家的卧室里直播。一间不大的屋子,一部手机,一副三脚架,一盏台灯,一把椅子书写了何海的致富秘籍。山下湖镇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交易基地,该镇新长乐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珍珠生产与销售。何海就是土生土长的新长乐村人。30多年前,何海父母就开始做珍珠的生意,他们通过养殖珍珠蚌,将收获的珍珠售卖给批发商而获利。由于珍珠的买家大多在城市,距离使他们无法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加上中间商的存在,使珍珠的利润大大减少。大学毕业后,何海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通过直播销售家乡的水果,他便思索:“是否可以创新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开蚌、取珠,来贴近市场需求呢?”萌生想法后,何海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开启直播销售珍珠的创业之路。何海说,他一般白天下塘饲养蚌、捞蚌,晚上直播剖蚌取珠,并将珍珠或定制的珍珠产品销售给网友,“在从几个粉丝上涨至近6万粉丝量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传统产业也有时代的机遇”。何海正在直播珍珠销售渠道的创新,让何海一家年利润翻了一倍。不仅如此,何海的直播创业更是为同村其他年轻人带来了致富新模式。“何海回村创业后,村里很多养珠户也开始尝试直播卖珍珠。”新长乐村党总支书记何立新谈到,珍珠产业是该村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村里许多年轻人借助互联网力量,帮助村民拓宽原来线下市场的单一销售渠道,使珍珠商品卖得快,村民收益大幅提高。在该村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影响下,截至年年底,全村已有多户家庭开通直播账户。据不完全统计,年新长乐村直播销售额达到20余亿元。在何海家狭小的直播房间内,地面堆满晚上直播要用的珍珠蚌,不远处的椅子上,摆放着一个生日蛋糕。原来,年5月4日是何海的生日。被问及生日愿望时,何海腼腆一笑:“我想通过小小的直播,带动村、镇,甚至整个诸暨市珍珠产业的发展,还想把我这股创业创新的精气神儿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县长带货直播,秭归脐橙销路旺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大坝库首,是天然的“水果保鲜库”。秭归县牛岭村的果农周金桥介绍,秭归农民大多以种植脐橙为生。在三峡库区蓄水后,这一区域周围温度降低,形成一个天然的冰箱,一年四季,农民都有果卖,“纽荷尔脐橙12月成熟,接下来是中华红脐橙,最后是4月的伦晚脐橙”。作为中国首个“脐橙之乡”,10年前秭归脐橙收购价只有3毛一斤。后来,时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的邓秀新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伦晚”,避开了脐橙销售高峰期,并逐渐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将秭归脐橙卖到全国各地。秭归脐橙周金桥已经种了20多年脐橙,一步步看着秭归脐橙从只有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平分秋色”。秭归脐橙原本不愁销路,可因为疫情使传统销售渠道受阻,“往年大年初三就有人来收购,今年却无人问津”。眼看果子就要烂在地里,秭归县选择把脐橙带到电商直播间。副县长宋俊华、“柑橘院士”邓秀新纷纷为疫情中的秭归脐橙“正名”。下午3点,宋俊华出现在直播间。他开始“手把手”教消费者如何选购好果:“表皮有弹性、颜色均匀、肚脐小的脐橙,口感最佳。”多日的直播大大缓解了脐橙的销售难题,根据平台大数据,直播效果最好的一天销售秭归脐橙单,约6万斤。秭归县副县长宋俊华(右)正在直播间向观看直播的万用户介绍秭归脐橙“虽然今年销售晚了1个月,但因为秭归脐橙线上销售多,果农的损失已经大大减少。”宋俊华表示,随着复产工作的推进,“伦晚”的销售会更加通畅。不仅仅是秭归县,全国范围内,许多地方领导干部都在开直播为农民“带货”,推动销售农产品。直播销售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热捧。在广东省徐闻县,徐闻菠萝直播开始1小时后,有近30万人观看县长直播并参与拼单,单日累计订单量达4.6万单,总销量近25万斤;在浙江省衢州市,椪柑直播开始15分钟后,直播间涌入42万网友观看市长直播,一天订单量超过2万单,销量超过21万斤;在江西省寻乌县,多万网友涌进直播间,3万斤百香果销售一空……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同样纷纷出手,发挥直播优势,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助力疫情农产品产销对接。县、村领导乘势而上,以身作则,带领更多农民投身到直播间来,缓解疫情期间的农产品销售难题,为特殊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直播+”大显身手在助力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直播+”不仅为当前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拓宽了疫情知识宣传渠道,还为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解,为农村儿童提供教育平台。当下,助农公开课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形式。现在,直播已经不仅仅是只供年轻人消遣取乐的新型娱乐模式,更是新农人的新课堂,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交流平台,成为农技专家线上教授农业信息的知识“集散地”。新疆农垦科学院组织“合理选肥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应用”等网络直播,讲解春耕高效用肥用水灌溉施肥实用技术、春耕整地注意要点、春耕农机装备使用注意事项及修理常识。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以“现场直播”技术培训的形式进行在线授课,指导全区农牧业生产有序开展。在“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直播公益课上,中国科学技术馆副研究员、科学史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赵洋,带领乡村孩子走近“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分享太空宇宙的趣味知识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乡村儿童通过直播学英语从年开始,各类农产品的视频直播成为网民围观热点,从县官、村官,到普通农民,众多乡村主播成为人气超高的网红,吸引了大量粉丝。通过直播,大量新鲜的蔬菜、水果、海鲜不断刷新让人惊叹的交易量。据统计,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亿元,比年增长1.5倍。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截至目前,全国农村网商突破0万家,吸引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国务院将20个发展农村电商成效突出的县市纳入典型激励范围。疫情过后,“直播+”经济的价值有望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中进一步凸显,在催生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实践中形成农村生产生活的“直播+”经济新生态。终审:蔺玉红审校:李志国刘朱婴编辑:何召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