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的传奇故事与韩湘子有关

2025/3/25 来源:不详

湘水,这条流淌在会昌县境内的河流,又被人们称为湘江。它发源于寻乌县项山乡的龙溪水,自南向北汇聚了武夷山余脉和九连山余脉的众多溪流,最终在县城与东来的绵水汇合,向西流入贡江。湘水在赣南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赣江通往广东梅州、潮州以及福建龙岩、漳州的主要通道,还承载着一段段传奇故事。其中,“湘水”这个名字,就与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紧密相连。

韩湘子,这位在中国神话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仙人,原名韩湘,字子。他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侄子,更在长庆三年考中进士。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迎佛骨入宫,引起京师轰动,韩愈上表极谏,却因此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那时地处偏远,气候湿热,中原人初到极易染病。韩愈在赴任途中充满哀伤,然而,他的侄子韩湘却追至蓝关,陪伴他一同前往潮州。这一经历让韩愈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南下的路线,是在蓝关与韩湘汇合后,经长江入赣江至赣州,再逆流而上至会昌县城三江口。从这里开始,他们溯湘水而上至汉仙岩,再经韩江抵达潮州。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承载着亲情、友情与文学的深厚底蕴。韩湘子陪伴韩愈乘船来到湘水的汉仙岩段,这里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某日,韩湘子独自登上山顶,感受着清风的拂面,美景尽收眼底,心旷神怡。他决定展示一下自己的法术,于是对着汉仙岩下的山峰施展法术,转眼间,那些山峰变成了骆驼、骏马、大象和老鹰等动物形状。韩湘子兴致勃勃地解下腰间的佩带,舞动腰带驱赶着这些“动物”前行。然而,不经意间手一松,腰带随风飘落深崖,瞬间化为清澈蜿蜒的湘水河流。那些动物形状的山峰也随之静止,变成了汉仙岩独有的自然景观。

韩湘子站在云头,欣赏着这条九曲回肠、婀娜多姿的湘水河流。水浅处,鱼虾游弋;水深处,幽黑如碧玉;急湍处,水花飞溅如珍珠;平缓处,水面如镜,倒映着白云、蓝天、青山、绿树和屋舍,景色美不胜收。

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男子在田间劳作。韩湘子好奇地按下祥云,走向那位莳田的男子,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莳田郎,你一日能莳上几千几万行田呢?”男子思索片刻后回答不上来。韩湘子鼓励他询问他人后下午再回答。

中午时分,韩湘子将此事告诉了娘子巧姑,巧姑微笑着给出了答案。下午,那位莳田男子回到田间时,韩湘子已在那里等候。男子再次提出相同的问题:“一日能莳上几千几万行田?”韩湘子微笑回答:“这道题的答案就在你的问题里。”接着,他提出了一个反问:“马儿马儿踢踏踢,一日步行几千几万几?”男子点头称是巧姑的教导。

韩湘子告别后,施展法术瞬间消失,他正前往寻找巧姑。此时的巧姑正忙碌于家务,而韩湘子则骑着白马静静站在屋外。两人相互致意后,韩湘子微笑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巧姑,你果然聪慧过人,能助你家相公解答我的疑惑。现在,我再问你一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还能应对自如?”

巧姑微笑着回应:“你就是那位曾向我家相公提问的仙人吧?请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

韩湘子轻轻跃起,将左脚踩在马蹬上,右脚依旧着地,然后侧身问道:“你猜猜看,我现在是准备上马还是下马呢?”

巧姑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若答“上马”,则韩湘子可能会将左脚放下着地,变为下马;若答“下马”,则他可能会抬起右脚跨上马背,变为上马。经过片刻思索,巧姑巧妙地以一个动作回应:“你也来猜猜看,我现在是想要进门还是出门呢?”

韩湘子不禁大笑出声:“你真是个聪明的姑娘!这里的人都像你这样聪明吗?”

巧姑谦虚地回答:“我其实是最笨的一个,这里比我聪明的人多得数不胜数,就像这河里的沙石一样。”

韩湘子微笑着没有说话。巧姑热情地邀请韩湘子进屋品茶,他欣然应允。品茶过后,韩湘子折下一片树叶,巧妙地变化成一条精致的绣花围裙。

他郑重地将围裙递给巧姑:“巧姑,我是韩湘子。这条围裙送给你,它能保你平安。”话音刚落,韩湘子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巧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激。她将这段奇遇讲述给当地人听,一传十传百,这个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后来,为了缅怀韩湘子,会昌县人将韩湘子与韩愈一同途经的河流命名为湘水,亦或是湘江。由此,诞生了湘水的美丽传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