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古村的红色印记中国江西网
2022/12/21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胡刚毅胡思琦
在井冈山的东面,吉安市青原区辖区内,有一个古老又神秘的村落,它就是被誉为“庐陵文化 村”的渼陂古村。渼陂是近代红色革命的见证地,这里有“二七会议”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等。毛泽东、朱德、黄公略、曾山等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至今村内还留下尚能辨认的红军标语达80余条。在这个方圆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还走出了多位共和国将军。
如今,这里“古色”“红色”交相辉映,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尤其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里,遍布其间的革命遗址呈现出的独特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红色文化穿越时空,以一种新的时代内涵,在这里得到了赓续传承。
红色文化让古村绽放新光彩
6月的渼陂古村,游人如织,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游客们不仅被这里的千年古色文化熏陶,更被古村里一处处红色革命遗址深深吸引。
历经美丽嬗变,今夏,古村渼陂升级重启,扬非遗文化之优、借红色旅游之势,全力扩大渼陂古村景区的美誉度、影响力和覆盖面,助推渼陂旅游迭代绽放,让古村进一步走入大众的视野,刷新人们心中的印象。
走进古村之时,正好赶上一场精心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古村情景剧——红色记忆诗篇《幻境》的上演。古村为游客们准备了20世纪30年代的服饰,实现了大部分游客换装入园,他们的角色也就从游客摇身一变,成为情景剧中的群众演员,来了一次难忘的红色历史穿越之旅。通过景区内的场景再现与演绎,让游客们沉浸在其中。
一位参与体验的游客欣喜地说,古村里这种红色文化的创意与设置,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人对红色文化内涵有了身临其境般的直观感受。
渼陂有一个雅号叫“电影村”,《山重水复》《决裂》《闪闪的红星》《井冈山》《井冈英魂》《共和国摇篮》等 革命题材的影片,均在此摄制,一批批导演纷至沓来,对它情有独钟。《闪闪的红星》中不少场景就是在古街富水河上的古木桥拍摄的,在古街的旧木门上,还挂着《闪闪的红星》主角潘冬子的剧照,经典的场景,唤起了几代人的红色记忆。
负责古村运营的文山集团在古村电影馆旁边,设置了红色电影历程墙,展现了古村作为中国红色电影村的影像历程——电影《血战湘江》《赤诚》《老阿姨》和红色历史电视剧《浴血坚持》《红色摇篮》《寻路》《热血军旗》《毛泽东寻乌调查》等陈展布置,烘托了影院的历史穿越感,也让游客能在电影场景中互动体验。
沿着曲折幽深的街巷漫步寻访,游客们会惊讶地发现,渼陂古村的一砖一石,都渗透着庐陵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及红色文化的历史余韵,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谓的渼陂,处处折射出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光芒。
红色革命人物让古村历史更亲近
渼陂古村源远流长,南宋初年就有人居住,已走过多年历史。这里人杰地灵,出名仕状元,也出英雄将才。
来到渼陂古街,别忘了去瞻仰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4位将军的旧居,他们是渼陂村人的骄傲。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抗美援朝是中国与世界最强大的美国直接交战,打出了军威、国威。”令美军闻之心惊胆战的38军军长梁兴初,不仅是吉安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一个村子出这么多将军,在全国也属罕见,故渼陂古村又有“将军村”“将军街”之美名。
谈到大名鼎鼎的梁兴初,文山集团文旅总经理谭爱凤如数家珍。梁兴初出生于年,青原区文陂乡陂头村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六团通信班长、排长。在黄陂战斗中,两次负伤不下火线,战绩突出,受到军部表彰,并获模范连长称号和红星奖章一枚,所率连队被授予“战斗模范连”。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至第五次反
“围剿”。长征中,他所在部队担负前卫任务,参加了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攻占腊子口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营长,随部队进入晋东北前线,随即参加平型关战斗。年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任旅长。年,在辽沈战役中,指挥了黑山阻击战,后又参加平津战役。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率部南下后,调任第三十八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曾率部参加 。战争结束后,任海南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梁必业将军同样是渼陂人的骄傲。出生于年的梁必业,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总务处处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组织部部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 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政治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 副主任,中国人民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另两位将军也功勋卓著。梁仁芥,年生,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历任红军宣传队分队长、独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县委书记、师政治委员、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 ,任 一军政委,回国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梁必骎,年生,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其他3位将军相比,梁必骎虽然没有统领过千军万马,但他用自己的战略思想和著作,影响着共和国一大批军队干部。
谭爱凤说,渼陂这个方圆才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却走出了4位将军,加上很多牺牲了的革命先烈,可以说,这方土地为新中国的解放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红色篇章。
红色遗址让古村底色更昂扬
在渼陂古村内,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二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等红色旧居旧址群,让古村多了不少红色印记,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渼陂古村也因此成了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寻访中我们发现,这些旧居旧址,本身就是文物价值极高的明清古建筑,如梁氏宗祠的永慕堂为红四军总部旧址,万寿宫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敬德书院为苏维埃政府总工会旧址,司马第为罗炳辉旧居,义仓曾为列宁小学,“名教乐地”居为毛泽东旧居。此外,村中还有朱德旧居,彭德怀、黄公略旧居,曾山、毛泽覃旧居,梁兴初旧居,梁必业旧居等等,古村有红军标语80多条,大多是年前后红军在这里留下的。
“梁氏宗祠”是渼陂古村的总祠。这是一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宏大祠堂,黑底黄字的“翰林第”横匾悬挂于横梁正中,庄重醒目。这处祠堂正是红四军总部旧址所在地。年,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的带领下来到渼陂,留下许多“当年鏖战急、分田分地真忙”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年,就是在这座祠堂里,红四军将领们运筹帷幄、指挥军队决战决胜,一次次打败敌人的围追堵截。不同寻常的革命历史,为“梁氏家祠”烙下了光荣的印记。
踏着一块块青石板,穿过几条古街小巷,我们来到了曾山旧居。曾山,曾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长征时,接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先后任国务院商业部部长、内务部部长。
在一栋墙体弹孔累累的古屋前,我们仿佛看到硝烟弥漫的年。当年,“围剿”红军的国民党飞机扔下三枚炸弹,炸塌炸坏了好几幢民房。保存下来的这幢房屋被弹片击得遍体鳞伤。
“毛主席旧居离这儿不远!”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在渼陂的居所。这里原本是一个叫“名教乐地”的书斋,书斋厅堂内的一副对联应该很合毛主席心境:“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据说,毛泽东夜晚常与村里一位老秀才论古道今、谈诗数典、下棋品茶,而白天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叱咤风云,又是另一番风采。
在毛泽东旧居的斜对面,“二七会议”的旧址呈现在我们眼前。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渼陂这片热土上召开了我党 的“二七会议”,在会上颁布了土地法,自此,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燎原全国。
“二七会议”旧址坐落在渼陂村中心,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一厅四房,前后各有庭院,是一处典型的近代江南民居。走进旧址大厅,90多年前那场重要会议的场景仿佛呈现在眼前:毛泽东端坐在主席台前,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五军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
会上,毛泽东做了《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会议讨论了有关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苏维埃等重要问题,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会议决定扩大红四军前委为总前委,作为四、五、六军、赣西南、闽南等红色区域的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总前委书记。红四军成立军委,赣西赣南两个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
“二七会议”的成功召开,解决了当时党内的争执,确定了党的几个中心任务与策略,对迅速打开赣西南党的工作局面,推动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至对整个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旧址作为重要历史事件的载体和见证,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渼陂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据渼陂古村景区运营管理公司文山集团董事长孙建中介绍,渼陂古村 的特点是体量大、元素多、保存比较完整,具有“文武合一、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独特人文魅力。
的确,渼陂古村既有璀璨厚重的古色建筑,又有彪炳千秋的红色历史。如今,借助一批红色遗址的复原打造,以及“将军村”“电影村”红色文化内涵的发掘,古村隆重推出了红色“夜渼陂”项目,运用光影艺术,勾勒古村核心建筑轮廓,营造古村浓厚的历史氛围,让游客在漫步中唤醒红色记忆。古村还新建改建了文化广场、渼陂将军馆、“二七会议”陈列馆、万岁军经典战役展示馆、非遗馆等一批文化设施,让古村历史可看可听、可触可感。而此前古村推出的“红色旅游书屋”,作为弘扬红色旅游文化、创新红色旅游宣传、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的新亮点,成了渼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全新阵地,和红色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实施红色文化振兴工程,让渼陂古村的历史活了起来。近20年来,古村开发建设红色旅游古色旅游,使游客增长了10倍,旅游收入增长了20倍,旅游所得累计给渼陂村民分红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渼陂古村也由此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9个 荣誉,江西乡村游十大最美景区、江西旅游风情小镇等12个省级荣誉。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喜庆日子里,继续讲好渼陂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好红色观光教育研学活动,让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渼陂人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而渼陂古村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见证与活化中,必将焕发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