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滋养希望的田野

2023/2/23 来源:不详

北京青春痘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9113231.html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的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仅是金融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金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潜力所在。

▲近日,北京银行赣州分行工作人员深入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开展减费让利政策宣传以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宣传。

近年来,赣州市紧紧抓住开展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从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三农”领域,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希望的田野。

▲近日,国盛证券投教基地在于都县银坑中心小学开展“财赋少年计划”线下课堂,提升乡村青少年金融素养。

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末,我市各项贷款余额.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89亿元,同比增长13.18%,占全市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5.06%。

系统规划筑牢农村金融服务根基

“这几年,寻乌县复种脐橙的果农越来越多,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贷款的便捷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谈起银行融资,寻乌县澄江镇从事近20年脐橙种植加工业的谢牧群感触颇深。“以往三番五次跑银行,还不一定能贷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款项。现在,银行网点离自己越来越近,有资金需求时,一个电话打过去,银行客户经理就会上门办理贷款手续。”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体系越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就越高。近年来,我市强化系统规划,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强化服务“三农”意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以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体系,筑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根基。

系统谋划推进金融机构科学布局网点体系。截至年9月末,我市金融机构已达83家,实现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证券营业部、还贷周转金公司、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县域全覆盖,乡乡设有金融机构网点。仅年,全市银行业机构就新增县、乡机构网点15个,特色支行5个;全市保险业机构新增支公司3个、营销服务部(含代理门店)19个、“三农”服务站65个,特色机构1个。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是我市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创新举措。我市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在县(市、区)启动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在广大乡村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并通过不断完善服务站政策宣导、信贷对接、融资增信、信用服务、优惠扶持等五大功能的落地见效,为金融机构下沉服务提供基础支撑,有效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信贷服务薄弱的问题。

截至年9月末,全市已有19个县(市、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落地开展业务,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个,覆盖全市34.02%的行政村,其中,建设标杆站35个,贫困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个,覆盖率达到96.87%。普惠金融服务站在提供五大功能基础服务的同时,还进一步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目前,全市已有25家社区支行、7家小微支行、1家科技支行为城乡居民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发挥融资担保补充支撑作用。一方面,不断完善风险分担体系,推动全市18个县(市、区)政府性担保机构签订再担保合作协议,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风险分担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担保覆盖面,截至年9月末,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在保项目户、融资在保余额.03亿元,担保放大倍数7.6倍。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不断推进科技赋能,持续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各县(市、区)已全域开通移动支付公交;建成助农取款点数量个,其中已布放聚合码的助农取款点数量达个,农户移动支付支持率达到78%;全市28万户特约商户实现银联移动支付,商户移动支付支持率达到96%;全市已实现乡镇布放CRS机、ATM机、POS机等电子机具全覆盖,利用网点、机具或流动服务覆盖的贫困县行政村达个,占比达到%。

强化供给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是银行的‘总对总’担保贷款,让我度过了那一段最难熬的日子。”寻乌县岑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农民出身的赖丙光真实地体会到了金融服务下沉所带来的便利与扶持。

年,因为资金紧张,岑峰酒业公司的发展规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尽管手里攥着几千万元的基酒资产,但因为不能作为抵押物,他申请贷款的计划屡屡碰壁。赣州市创新推动的“总对总”担保贷款给他带来了希望,由赣州金盛源公司提供担保,赖丙光顺利地从农行寻乌县支行拿到了0万元贷款,顺利地开启了公司扩大规模的计划。

赖丙光的经历,正是我市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缩影。“随着农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长期化、大额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三农’倾斜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市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在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涉农押品范围、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等多个方面加大创新与探索力度,为满足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深化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特色农业,针对涉农、小微群体创新推出各类普惠金融解决方案,“保险+期货”“保险+银行+期货”是典型金融产品创新的代表,目前,已在于都、兴国、定南、赣县、南康等县(区)落地肉鸡、生猪饲料成本保险项目,帮助农户、养殖大户提供风险保障,有效保障了养殖户的收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特色农业,创新推出赣州银行“虔诚”系列微贷、建设银行“赣南脐橙贷”、九江银行“致富大棚贷”、平安财险赣州中支赣南脐橙溯源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人保财险赣州分公司“一县一品”特色产业保险等一大批具有赣州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与此同时,我市还围绕本市特色产业合作共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开发专属线上产品。

赣州银行推出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易贷”和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捷贷”等特色产品;赣州农商银行设计推出“百福光伏贷”和“百福烟商贷”,满足对光伏安装、烟商进货的贷款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9月末,全市42家银行机构推出59个线上产品,其中纯信用信贷产品11个;41家保险机构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