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疫rdquo瞬间立

2022/5/30 来源:不详

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若需要,我先上!”医院第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梯队动员会议上主动请缨。从决定加入救治梯队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在了解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他深知自己随时都会与新冠肺炎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面临怎样的危险。

时光辗转,身份交替,钟延坤曾经也是一名隔离病人。10年前,还在读高中他被确诊为寻乌首例“甲流”患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曾经作为患者的他,得到了医生、护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守护和鼓励,治愈后回归校园。自那之后,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在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拥有重点本科学历的他,放弃了一线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寻乌,选择了以自己所学所能守护寻乌人民健康。曾经在隔离病房深刻感受过恐惧、无助、孤寂的他,对病人感同身受,这也是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的原因。

记录生活

躲避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但这位90后的年轻医生却毅然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他坚守一线,向险而行。他说,面对疾病,其实也是会恐慌害怕的,甚至在心里默默祈祷,最好别出现一例。然而就在救治组成立第二天的下午两点多,医院迎来首位需隔离观察的病人。接到通知后,他来不及思考,二话没说,急忙和队友赶到传染科隔离病区,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防护练习已经演习了无数遍,他沉着、熟练地穿上三层防护,戴好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防护面屏,套上过膝的脚套,穿好后和队员相互检查,然后一起到楼梯口接病人。

不安、恐慌、焦虑,所有的负面情绪包裹着病人,让病人几乎崩溃,曾有过被隔离经历的钟延坤,深深理解患者此刻的心情,他和护士一起加快速度,尽快完成了问诊、流调、检查、开具医嘱等一系列工作,然后一直在旁边安慰陪伴着患者。时间过得很慢,患者进入隔离区五个多小时后,因为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闷热缺氧等情况都出现了,并伴有严重的疼痛感,因为物资紧缺,他们也只能熬,只能等。更因为担心患者出现应激性不良反应,精神高度紧绷,不敢有丝毫放松。晚上7点多,在钟延坤和队友的守护开导下,患者终于平静下来,这时候他才放心离开。交班后走出隔离病区的他,汗水湿透了全身,人都快虚脱了。

他说,自己曾经是患者,也知道那个时候有多无助,能够深深体会,自己曾经被医务人员用爱心呵护,用技术治愈。这次疫情来临,到了发挥自己光和热的时候,希望能用爱传递每一份温暖,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更多的病人,让他们早日康复。

供稿:医院杨潇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