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背着病人狂奔十里逃出包围,受邀城楼观
2023/10/26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m.39.net/news/a_6169089.html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工作的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针对其发动了多次袭击,还试图利用反间计挑拨我党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这让毛主席多次身陷险境……
毛主席当时遇到的第一次险情,发生在年2月1日。
当时毛主席率领红四军抵达寻乌县吉谭圳下村,为了躲开敌人的跟踪,他要求战士们在行进的时候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但由于红军在当地根基不深,缺乏群众掩护的战士们,还是被敌人发现了。
当天晚上国民党军队就将圳下村包围了起来,并于第二天一大早就发动了攻击。
贺子珍赶忙叫醒了毛主席,醒来后毛主席对战局进行了分析,圳下村四面环山,而高处已经被敌人占据,这对红军来说十分不利。
▲如今的圳下村
面对险境毛主席并没有慌张,他仔细聆听了外面的枪声,并根据经验判断在村中小河对面的山坡,是敌人布防最为薄弱的地方。
如果想要完成突围,就必须集中兵力渡河作战。
随后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们迅速集中兵力向指挥部靠拢,战士们打退了敌人的先锋队,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及其家属接了出来。
▲突围中的红军
在战士们的掩护下,朱毛等领导人渡过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但敌人的部队很快就向这个方向涌了过来。
几名领导人也被冲散,只能各自向前方突围。
当时毛泽东的身旁只有几名警卫员,他们一边与敌人交战,一面在前面开路。
当时有一伙儿敌人注意到了这支小分队的动向,几名敌军藏在暗处朝着人群不断射击。
▲红军战士剧照
毛主席身旁的一名小战士看到后,扑到了他的身前,毛泽东被撞地趔趄了一下,等他站稳再看时,那名英勇的小战士早已牺牲。
除了毛泽东之外,朱德和陈毅两位老总的处境也危机四伏。
当时朱德一行人被敌军包围,为了掩护朱德突围,其夫人伍若兰手持双枪开火吸引敌人注意。
朱德趁机突围成功,而伍若兰则不幸被捕,十日后于赣州壮烈牺牲。
▲伍若兰烈士塑像
陈毅更是被敌人追到了身前,一名敌军士兵扯住了陈毅的大衣,陈毅灵机一动将大衣脱下,又顺手一甩蒙住了敌人的眼睛,这才死里逃生。
在此次突围中,虽然毛泽东等领导人安然无恙,但红军战士和随军家属损失惨重。
毛泽东认为这和红军在当地的群众基础不牢靠有关,此后红军对于行军路线,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划,遭遇伏击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在年的红四军七大中,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路线被否决,其随后也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去到闽西地区休养。
当时他刚刚感染了严重的疟疾,身体情况十分糟糕。
精挑细选之下,众人于年8月上旬,将其转运到了永定县岐岭乡的牛牯扑村养病。
▲牛牯扑村的毛主席纪念亭
到达牛牯扑村之后,毛泽东住进了一间大竹寨里,为了隐藏身份,工作人员告诉村民这位是前来养病的杨主任。
虽然当时毛泽东基本不会客,但是村民们看到他的气度仪态后,都觉得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当时毛主席十分需要疟疾的特效药奎宁,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派了两名地下交通员到上海买药。
归途中一人被捕壮烈牺牲,另一人经历千辛万苦,才把药送到了毛泽东的手上。
但这些药并不足以令毛泽东痊愈,牛牯扑的村民们听说“杨主任”是患了疟疾后。
特地请了当地有名的中医前来诊治,毛主席在喝了几副中药之后,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就在毛主席安心养病的日子里,当地民团团总胡道南,却听到了消息。
他得知有“大人物”住在牛牯扑后,便派眼线到当地调查,并确认了这名杨主任就是红军中鼎鼎大名的“毛委员”。
胡道南随后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邻近的大埔县县长梁若谷。
梁若谷派出四百名保安队员,协同胡道南的民团,在9月17日一起向牛牯扑村杀来。
▲红军时期的粟裕将军
在毛泽东前往闽西休养的时候,朱德特地安排了一个连的红军战士负责他的保卫工作,但毛主席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便让这些战士去到周边地区从事革命工作。
负责保护工作的粟裕认为这样太过危险,便偷偷留了一个排的战士在毛泽东身边,但这也只不过几十人。
这次面对六七百名敌人的进攻,粟裕明白想要正面取胜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在带领士兵死命抵挡的同时,拜托老乡赶紧将毛泽东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当时岐岭乡苏主席陈兆祥叫上了年仅19岁的村民陈添裕一同,帮助毛主席撤离。
大病未愈的毛主席在走山路的时候,双腿止不住地颤抖。
陈添裕见状将毛主席背到了自己的肩上,一路朝着山林深处进发。
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巡逻的民团士兵,陈兆祥为了保护毛主席从林子里跳了出来,在被民团士兵发现后他迅速向另一条岔路跑去,将敌人引开
陈添裕知道这是逃跑的 机会,便闷着头沿着小径一路狂奔,整整跑了十里地后,才停了下来。
陈添裕将毛主席放到地上后,便坐在一旁大口喘着粗气。
毛主席看着这名被树枝划得遍体鳞伤的小伙子,说不出的心疼,他拿出笔记本记下了陈添裕的名字,还一直夸他是个好青年。
年国庆前夕,陈添裕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
原来是毛主席邀请这位救命恩人在国庆节前往北京天安门观礼。
直到此时,陈添裕才知道自己救的杨主任,竟是毛主席。
▲毛主席接见陈添裕
村里的百姓听说后,也纷纷拿出当年毛主席爱吃的食物,让陈添裕带到北京给毛主席尝尝。
国庆当天毛主席接见了陈添裕,对当年的救命之恩表示了感谢,还说自己忘不了牛牯扑村的乡亲们。
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毛主席还曾经遭到了敌人的反间陷害。
年12月中旬的一天午夜时分,红三军团前委秘书长周高潮,急急忙忙来到前委书记、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的住处,递上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是寄给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的,其中声称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是国民党AB团,安插在红军内的奸细。
要求古柏尽快将四人捕杀,在信件的末尾有着毛泽东的署名。
▲彭德怀元帅
AB团是蒋介石通过陈果夫派遣国民党右派分子,在江西建立的反共反人民的秘密组织。
其成员大多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给我党在当地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彭德怀看到这封信后眉头紧锁,他觉得毛泽东这样冤枉自己实在不可理喻,很快他又看到信封里上万字的《告同志和民众书》,其开头第一句就是:
党内大难到了!彭德怀叛变投敌!
彭德怀的内心受到了巨大冲击,他开始在脑海中一遍遍回顾自己与毛泽东共事的情景,思索良久之后他认定毛泽东不会这样诬陷自己。
而且在那封信件中,还有捕杀其他共产党员的建议,这和毛泽东谨慎的行事风格并不相符。
彭德怀意识到这是敌人使用的反间计,他连夜召开了干部会议,提出拥护毛泽东的口号,并派人将相关文件火速送到了毛泽东手里。
毛泽东第二天拿到上面写着“一、三军团在总前委领导下团结一致,拥护毛泽东同志,拥护总前委领导”宣言的文件时,是一脸震惊的。
在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才意识到昨晚的情况究竟有多凶险,假如彭德怀一气之下领兵来找他讨要说法,那么恐怕就要出大乱子了。
▲朱德总司令
与此同时,在红一方面军领导工作的朱德也收到了一封相似的信件,和彭德怀不同,朱老总一眼就识破了这封信是伪造的。
原来朱德知道毛主席从不用英文签名,但这封信的落款却是用英文署名的。
朱德和彭德怀一样,也立即写了一封信提醒毛主席注意身边的奸细。
毛主席随后在红军内部展开了一场肃清AB团奸细的活动,揪出了部分渗透进来的敌人间谍,保障了革命队伍的稳定。
在中央苏区期间,毛主席虽然多次身陷险境,但是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期间毛主席清醒的头脑和丰富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其在革命同伴以及当地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央苏区时期毛主席与战士们在一起
正是因为人们都信任和爱戴毛主席,他们才能够在险境中用自己的一切来守护他,在遭到诽谤后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毛主席的伟大与独特。
大难不死的毛主席后来也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最终成功推翻了反动派的统治,和其他革命先烈们一起,建立起了伟大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