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吉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树立以人民为

2022/8/11 来源:不详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李浩报道:寻乌县吉潭镇按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总体思路,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了一条吉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模式。

整合多处资源,实现服务群众场所最大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合并建设,打造四合一文明实践综合体,规范设置线下学习室、红色点歌台、农家书屋、志愿者协会、孝老食堂、四点半课堂、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为群众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阵地。充分利用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经常性开展文体竞赛、文艺培训、广场舞等文体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建成全镇党建宣传员业务培训、学习交流、日常活动的平台,现了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场所最大化目标,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阵地条件。

坚持“三问”制度,精准为民服务

吉潭镇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十分活跃,场所比较集中。为更好的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活动成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在群众活动最为集中之地,获得群众的好评。发挥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管理调度作用,统筹推进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发挥承接转办作用。对上级下达的工作清单、活动清单及其它文明实践工作任务进行细化,督办各站抓好落实。组建党员干部、身边好人、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等志愿服务队伍,活动有队伍承载,定期组织服务队伍根据村情民意,组织开展法律质询、农业技术普及、孝老近亲、爱心义诊等文明实践活动。

健全四项机制,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明确村支部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突出政治引领,把稳正确方向。通过宣传栏或百姓说事点,定期向群众展示,增强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弘扬崇德向善之风。

二是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文明实践统筹积分机制,村内家庭全部纳入积分考核。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活动的按规定给予相应分值,积分作为兑换物品、评选表彰的依据,激励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培养本土文艺人才,搭平台、建队伍、保经费;举办丰富文艺活动,举办送春联活动、举办象棋比赛、开展文艺演出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开展“我们的节日”特别活动、举办各类比赛。

三是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认真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培训,分区域分领域安排具体服务人员,并按群众需求信息,派单服务,实现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程序化。组建本土宣讲队伍,党员宣讲队、巾帼宣讲队、五老宣讲队、百姓名嘴宣讲队等;创新理论传播方式,互动式(乡村夜话)、场景式(国旗下宣讲)、宣讲式(理论大讲堂)、文艺式(小品故事宣讲)

四是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对群众评价优秀的志愿者及时登记造册,在村年终总结或大型文体活动期间进行表彰奖励,增强其自豪感,激励群众参与自愿服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六星文明家庭、道德红黑榜、脱贫先进个人等创评活动,树起精神文明标杆,引导群众学习先进,让文明新风沁入人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