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反目老人心如刀割法官一招化解矛盾
2022/9/12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42824.html
文稿来源于《晚间》
记者:郑立波
江西寻乌的王小林、王月明和王富林是三兄弟。为了宣示土地权利他们先后种树圈地,老大王小林中了两棵杉树、一棵桃子树,老二王月明种了一片脐橙,老三王富林则种了一棵猕猴桃。王富林认为这块地是父母分给他的,两个哥哥的行为属于侵权,要告哥哥们不可。
原来王富林想要在这块地上建房。而弟弟的房子一旦建起,两个哥哥家的出路就没了。王家三兄弟原来关系和睦,这两年从赡养父母到做房封路的问题才矛盾渐深。看到儿子们反目,两位老人心如刀割。
对王富林的诉请,澄江人民法庭暂时没有立案,而是邀请村干部和退休教师王柏松组成了调解团队,将法庭搬到王家,就此事进行诉前调解。法官从法律的角度多方面地开展了工作,通过现场了解情况,讲解相关法律,找准他们利益的平衡点。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一两天天,纠纷也不是一两个。
现场调和、争执、再调和,一个多小时,调解团队将双方的距离一点点的拉进。在调解团队循循善诱之下,兄弟之间 达成了调解协议。那就是王富林拿出另外一块地和哥哥交换。 三兄弟握手言和,三兄弟两年多来的矛盾得以化解,父母心里的“石头”也可以放下。相比兄弟间真的对簿公堂,一方赢了官司却输了亲情,这样的结果才叫圆满。并且,节省了诉讼费用,也避免了双方的诉累,而这个事例仅仅是“寻乌经验”的一个缩影。
年4月15日,寻乌县一辆摩托车发生了严重的单方事故。导致驾车人邝某某受伤,乘车人侯某某死亡,而两人都还是初中生。事故发生后,侯某某的父母要求邝某某和其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在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留车人民法庭决定先组织诉前调解。
该起事故中,邝某某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依据法律,侯家向邝家提出70多万元的赔偿要求,但他们也清楚对方没有这个能力。侯添辉夫妇都在深圳打工,他们不想这件事久拖下去,更不想内心的伤疤一再被人揭开。通过调解,邝宏岳承诺在明年6月30日前,分三次向侯家支付赔偿总共25万元。
近年来,寻乌县人民法院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了“联村共治、法润乡风”的“寻乌经验”。如果法院还是“坐等受案、坐堂审案”,案件数只会有增无减。寻乌法院的法官们主动下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萌芽状态。
主动作为,寻乌法院积极推动“止争、止讼、止访”的乡村善治模式。当地是客家聚集地,寻乌法院将诉源治理与客家文化相结合,开展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法官定期联系、走访各村“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议事章程,联动基层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了村民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治水平。
继年之后,今年的两会上,“寻乌经验”再次被写入了 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年,江西全省法院多元化解案件,同比增长19.84%,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5%。“努力做到哪里有司法需求,人民法庭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寻乌经验”是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