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报春晖深圳市对口支援寻乌县工
2022/10/2 来源:不详李丛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65351.html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讲着“春天的故事”中改革开放的深圳人民,创造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中宣部领导的推动下,深圳市对寻乌县支援合作工作有序开展。年1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与寻乌县支援合作工作方案》。去年4月2日至4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州市、寻乌县考察,对深圳市与寻乌县的支援合作进行部署,一场深圳特区支援赣南老区的工作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中持续深入推进。
饮水思源报春晖。同饮东江水、先富起来的深圳人民把赣南人民当亲人,积极支援东江源头县——寻乌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年,深圳市投入帮扶寻乌县资金万元,实施民生、产业、党建设施、易地搬迁安置点等项目38个。每一个数字背后,凝聚着深圳特区的时代担当,以及对赣南老区的深情厚谊。助兴产业筑根基
在中宣部挂点帮扶、深圳市对口支援下,寻乌县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寻乌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人下降至人,且人已达脱贫条件,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提高至年的元,全县贫困发生率由18.73%下降至0.09%,69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年4月,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寻乌县脱贫退出。
脱贫攻坚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中宣部挂点帮扶寻乌县以来,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根本之策,深圳市把支援帮扶的关键放在产业扶贫上。
8月19日,记者在寻乌县留车镇留车村看到,数栋肉鸡养殖厂房已建成,养殖设施正在安装中。这是该县现代农业产业项目——金鸡产业项目,总投资6.06亿元,占地面积.9亩,建设规模为养鸡万羽。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地方财政提供万元的厂房租金,贡献万元税收,并带动周边余户实现稳定收入。
“项目引进北京德清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EPC模式,重点瞄准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供应市场,将成为寻乌县融入大湾区的重点产业。”中宣部挂点干部、留车村第一书记雍鑫在现场介绍,深圳市大力支持寻乌产业发展,给予万元的产业资金帮助。
如何在脐橙产业之外壮大寻乌产业经济,成为中宣部挂点、深圳市对口支援后的新探索、新突破。寻乌幸福小镇的建设就是一个探索。
记者走进位于文峰乡岗背村、田背村的幸福小镇项目现场,看见车辆往来穿梭,施工热火朝天,工人干劲十足。据了解,该项目总规划面积亩,投资达4.7亿元,其中中宣部协调深圳恒大集团目前已捐赠万元。按照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双创小镇”的定位,整个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亩,已基本建成,阿里巴巴全国第一个县级客服中心、养育未来、淘宝村(镇)运营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该地,一个产业兴、人气旺、活力强的小镇正逐步形成。
同时,为解决搬迁移民就业门路,幸福小镇配套建设了多亩的高标准大棚蔬菜产业,可直接为近人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岗背、田背、小布等周边区域群众。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冷链、物流、加工、仓储、育苗、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寻乌脱贫攻坚成效。
扶智扶技增动力
“扶智”与“扶技”是农民摆脱贫困的长远之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是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为此,深圳市在对口支援寻乌县中强化“扶智”措施。深圳市财政和龙岗区政府筹资万元,把教育扶贫的着力点放在寻乌县职业教育和学校建设上。
对于一处原本预留建行政教育楼的地块,寻乌县从摆脱贫困长远出发,改建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记者走进由深圳市援建的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现有许多学生正在宽阔的新球场打篮球。该校教师廖小龙介绍,深圳市投资1万元援建学校两栋学生宿舍,及时破解了学校发展瓶颈。如今,该校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人。学校开展机械机电等专项培训15期人,让许多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就业。
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开花结果。深圳市教育局协调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寻乌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了“2+1”联合办学协议,为寻乌县名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寻乌县名教师赴深圳跟班学习和学习交流顺利开展,开拓了教育视野,学习了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
扶贫更要“扶技”。深圳市发动医院、广医院(福田)、宝安区妇幼保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结对帮扶,派出32名专家和医生开展驻点诊疗、学术交流,向寻乌县捐赠36万元的医疗设备,接受寻乌县12名医生到深跟岗学习,进一步提高寻乌县的医疗技术水平。
深圳市龙岗区制定《龙岗区与寻乌县支援合作工作方案》,全区11个街道、4家企业与寻乌县15个乡镇建立全面结对关系,每年援助各乡镇6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去年10月21日至26日,龙岗区对口帮扶寻乌县乡镇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深圳举行,寻乌县48人参加培训。
聚焦民生补短板
虽然是山村,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镶嵌在夜幕中。
为解决寻乌各村没有路灯,群众出行不便问题,深圳市牵线发起“人人为村出份力、点亮寻乌回家路”公益活动,相关公益慈善基金会捐款万元安装盏乡村路灯,助力点亮寻乌回家路。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启动“饮水思源、圳在扶贫”公益活动,捐赠10万元用于购买爱心物资给贫困群众。
为保护寻乌东江源生态,深圳市发动腾讯基金会发起护东江公益活动,全额捐赠万元,用于寻乌县柯树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目前,该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已打造为生命共同体新理念践行基地、南方离子型稀土废弃矿山治理示范样板,探索出的“三同治”治理模式,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
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综合服务体系,是社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的基础平台。深圳市委和龙岗区委筹资万元,援建寻乌县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化、人性化和优质化服务,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党群服务中心。
在深圳市关爱办及深圳市关爱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深圳一批爱心企业为寻乌县筹得了总价值.09万元的物品、保险、善款等;深圳市龙岗区媒体发挥优势,发动爱心人士,为寻乌县个贫困家庭实现价值不低于元的微心愿。
为了让寻乌县山区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深圳市各界为寻乌捐赠图书2.2万册,深圳市委宣传部捐赠图书册,“鹏城小书屋”捐赠图书近0册,解决寻乌图书馆和5所中心小学图书不足问题。8月18日下午,记者在寻乌县项山乡卢屋村看到,该村爱心小书桌暨四点半课堂活动正在进行,许多小朋友在这里聚精会神地阅读课外书籍。正好来到寻乌县采访的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商报总编辑丁时照非常高兴地说:“当时我们启动这个关爱行动,就是要让山村的孩子有更好的课外学习条件……”
今年3月,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为了切实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深圳市安排19辆爱心专车帮助寻乌多名贫困人口赴深返岗,使得这些贫困人口更好地就业挣钱。
加强协作促融入
多层次深化协作,推进寻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深圳市靶向帮扶的重点。深圳市充分利用寻乌县的区位、东江源、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把寻乌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8月19日下午,记者在寻乌至龙川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看到,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据悉,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寻乌至龙川高速公路、瑞梅铁路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寻乌至龙川高速公路于4月25日开工建设,已全线完成清表,正在推进土方工程;瑞梅铁路项目已通过中铁总组织的可研初审,正待国家发改委出具可研批复,寻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有望实现。
推动生态环境共融共享。广东省财政厅与江西省财政厅就启动第二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事宜已签订协议,并得到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支持。寻乌县正在树立东江源品牌,发展生态农产品经济,将积极邀请粤港澳企业一起参与东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推动产业及文化共建共赢。深圳市与赣州市已研究形成以赣州国际陆港为基础共建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的项目方案。借助深圳文博会平台推介寻乌文旅资源,深圳市委宣传部在深圳文博会上专设寻乌展厅,组织专业团队包装策划推广,深圳广电集团为寻乌组织专题拍摄并进行推介,深圳大芬油画村画家组团到寻乌采风,龙岗区的《浮流》和寻乌县的《寻路》等舞台剧相继在深圳、寻乌两地上演……深圳市委宣传部不遗余力地推介寻乌、宣传寻乌,同时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深圳特区、赣南老区,因为同饮东江水,联系从来紧密;因为深圳对口支援寻乌脱贫攻坚,感情愈加深厚。如今,在深圳市的倾情支援下,寻乌县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功能配套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效更加稳固,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寻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