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回顾寻乌调查精神,
2022/11/21 来源:不详近日,央视正在热播的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走进寻乌,重温红色故事,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及《寻乌调查》精神。毛泽东同志于年5月对赣粤闽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农村经济所作的调查报告《寻乌调查》问世已近百年,为我们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年在武汉调研时进一步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我们党屹立百年,扬帆新程,更需要重温《寻乌调查》,大力弘扬其背后求真务实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把各项工作谋划好、推动好,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实质性工作的重要开端。《寻乌调查》数据详实,鞭辟入里,从商业、土地、人力、资金等多个角度,对寻乌县的农村经济、各政治阶级作充分的调研,为土地革命及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寻乌调查》不仅是农村经济调查报告,更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我们回顾报告,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以史为鉴,反思当前,指引未来。
调研要求真务实,发挥优良作风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主席细查寻乌县旧有土地关系和剥削状况后,依据事实提出土地改革不仅要“抽多补少”,更要“抽肥补瘦”的科学对策,有力地纠正了当时错误路线在农村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形成了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秉承党的优良作风,扎实做好前期调研,系统地分析问题根源及解决思路。调查研究工作不是走马观花,应沉入一线、实事求是。当下,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调查研究更发挥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要了解群众想说什么,更要了解群众不想说什么,才能找到工作中的真实痛点,避免“一刀切”,为群众提供目所能及、实实在在的红利。
调研要甘当小学生,发挥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毛主席在寻乌县通过实地走访、参与实际劳动生产、请教古柏等当地干部群众,实事求是、详细了解寻乌县交通、商业、土地关系等多方面的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知政失者在草野,唯有放下身段、下沉一线,虚心向群众请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群众支持、听到真实呼声、作出正确判断。当下为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千百万基层工作者、驻村工作队不搞蜻蜓点水、盆景式调研,采用结对子、拉网格等方式沉入一线,能吃苦、能流汗,并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掌握真实情况,因地施策,让乡村振兴成为指日可待的美好前景。
调研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基层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寻乌调查》中寻乌县劳动人民不仅被苛捐杂税困扰,更是被地主们的高利贷剥削压榨,最后不得不卖儿卖女以求生存。世殊事异,若合一契。矛盾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为人民服务的策略手段也应与时俱进、方能标本兼治,进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调查研究是深入了解群众的矛盾、苦难的根本大法。缺乏对群众生活切身实地的调查,容易脱离群众,也无从下手消除群众苦难、社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党员积极下沉社区、服务群众,互联网技术更是大放光彩,网络技术的全时段在线特征为群众建言、互助和上下互动,进而为有效调研群众心声提供了良好平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了真实问题,极大地助力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重温红色调查经典,我们要时刻警之醒之,勉之励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阮容(武汉洪山区)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