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网密百姓福长图潇湘晨报
2023/3/6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洪怀峰文/图
1月31日,峡江县仁和镇枥坑村村民肖长根,一大早就忙开了。
“春节临近,过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肖长根说,作为保洁员,要把村里各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与大家一起过个欢乐祥和年。
1月22日,我省医保部门有关专家现场对峡江慢性病申请者进行资格评定。
三年前确诊为白血病的肖长根,一度很消极。骨髓配型难,治疗费用高,怎么挺过去呢?30岁的肖长根正为此发着愁。很快,当地政府和医保部门通过村委会了解到肖长根的情况,将他列入帮扶救助对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个都不少。
“年底,我住院花费12万多元,90%的费用都报销了;年初,我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每月吃抗排药还要花2万多元,一年医疗费用76万多元,报销比例也有90%。”肖长根说,去年,他病情稳定后,6次在浙江等地复查及本地门诊费用1.5万多元,个人支付不到元。肖长根的病好转了,村里安排他做保洁员,其妻子在县城务工,全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肖长根的“病根”没有变“穷根”,得益于我省打出组合拳,织密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病有所“依”。省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解决群众因大病致贫返贫,他们对全省.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36.2万城镇贫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构建起基本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梯次减负的格局,城乡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报销比例达73.58%(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72.00%),加上重大疾病补充保险等,使相关病患者报销比例达到90%的适度水平。去年,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普惠性补助达到人均元,而对于贫困人口参保其个人缴费部分的元,则通过医疗救助和财政资金全额资助,这意味着贫困人口参保自己不用掏一分钱。
此外,我省把高血压、糖尿病等27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待遇保障范围。在此基础上,我省系统集成20项医保扶贫“政策包”,如全面取消贫困群众大病保险封顶线;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等10种大病实行免费救治;对食道癌、胃癌、儿童淋巴瘤、骨肉瘤等21种大病实行专项救治等。
医保政策红利持续增加,给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寻乌县南桥镇长江村脱贫户钟士芳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他的妻子因患风湿性心脏病,常年需要住院、化疗、用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特别是看病报销需要垫付,更让他压力剧增。享受医保系列政策后,不仅交医保时不用自己掏钱,而且住院看病不用交押金,报销不用自己垫付,医院窗口就能一次性报销结清,这让钟士芳无比高兴。有了好政策托底,钟士芳全家过上了新生活。目前,他养了多只鸭子、50多羽鸡,还挖了2亩多塘养鱼,年收入有5万多元。
我省还依托“赣服通”平台,实现一网、一窗等“六个一”服务模式,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更加方便快捷;推行掌上办、网上办、电话办等“十个办”不见面办理服务,推动实现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同时,简化异地就医备案程序,参保群众可通过网上或电话直接办理。目前,有11个统筹区正式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省医保结算等服务延伸到村,群众看病报销可“足不出村”。今年78岁的廖日林,是安远县浮槎乡长河村村民,长期患有高血压,一年花费多元,自费只需多元。廖日林为此特别高兴:“在村里医务室就能结算报销,方便又少花钱,现在政策真好!”据了解,目前全省个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个定点乡镇卫生院均开通门诊统筹,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就近看病、及时报销结算。由此,让群众看病报销少跑腿、少花钱,打通了城乡医保联网结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家门口方便快捷乐享医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