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显著一起来看赣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2023/10/2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www.wzqsyl.com/
                            

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去年荣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这是记者11月24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年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细化为7个方面,46项具体任务切实加以推进。去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9.15亿元,与年相比增长35.47%;汇总利润0.36亿元,与年相比增长37.54%;实现所有者权益3.89亿元,与年相比增长55.13%,居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经营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今年1月至10月,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4.53亿元,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0.21亿元,同比增长16.7%,所有者权益3.99亿元,同比增长9.9%。

拓宽为农服务功能

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惠农工程,累计完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1万亩,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争取省供销集团投资25亿元在全南、信丰、定南、于都4个县落地建设全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项目,市供销联社组建了全省首个市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平台,寻乌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经验在全省推广。大力推进供销惠农服务主体建设,累计建设惠农服务中心59个,医院78个,农资示范店家,乡镇电商服务站个,乡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个,为农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备,为农服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

大力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目前,全市个基层供销社全部完成了登记,其中有资产、有人员、有业务的基层社由综合改革前的30个发展到目前已经突破个,新增基层合作社社员2.23万人。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引办领办创办了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年相比,增长59%,其中累计创建市级示范社家、省级示范社94家、国家级示范社17家。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农合联全覆盖,各级农合联吸纳农民合作社个,大余县农合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累计建设“3+2+N”示范性村级综合服务站个,在个行政村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供销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健全联合社治理体系

南康、上犹、兴国、会昌、定南、宁都县级联合社机关落实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提振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信心。全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合作经济组织原则,适时调整修订“三定”方案、优化职能配置和机关机构设置,市本级完成了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更名,设立了监事会,10个县级供销社出台了新的“三定”方案。建立了下级社评价上级社机制,拟于今年12月召开赣州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届代表大会,联合社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不断优化完善。

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市、县供销社均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社有资产运营企业,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了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形成社企分开、权责清晰、整体协调的理事会授权监督管理机制。为发展新业态,增强新动态,市供销联社在全省供销系统率先设立了供销产业发展基金和供销合作发展基金,新组建赣供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拓展食材配送业务,配送金额达万元。积极推动社有企业重组整合,正在抓紧推进组建赣州市供销集团。

助力脱贫攻坚

全市供销系统始终坚持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扶贫”平台推广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系统内28家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了扶贫“”平台,今年以来实现销售额近0万元。全力推进中药材、蔬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业扶贫,采用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构建供销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实施种植、养殖、流通、文旅类产业扶贫项目96个,吸纳户贫困户就业,带动群众1.7万人增收,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下一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功“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供销力量。

发布会上

主持人回应了百姓关心的问题

1

新的历史条件下

供销合作社打算如何做好农村流通服务?

供销合作社曾经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近年来,我们在寻乌县探索开展了“互联网+第四方物流”试点,经过实践检验,该模式有效提升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缓解了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主要做法体现在“三个一”:

一是打造“全市一张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与江西省供销电商公司和赣州万广物流科技公司成立了市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平台公司,由省、市、县共同参股,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经营网络优势,吸纳社会优质物流资源,两年内在全市18个县(市、区)建成“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中心,系统推进全市“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尽快完成全市组网。

二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牵头建立第四方集配中心,整合区域内农特产品、日用消费品、农资、物流快递等企业仓储配送资源,构建市、县、乡、村四级配送网络体系。我们的目标是推动物流运营成本下降20%,快递价格下调15%,农村快递送达时效缩短到2-3天,消除服务“盲区”,将物流配送服务延伸至行政村,有效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慢、配送贵的问题。

三是打响“供销一品牌”。积极推动与江西省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联合合作,以“江西供销集配”为统一字号、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息系统,推进我市“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在推进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中擦亮供销合作社招牌。

2

“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

主要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结合供销合作社行业特点,整合各方资源,在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并将试点扩大至全市各县(市、区)个村。主要措施有:

一、共建市场主体。由村集体、供销社、农户共同出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公司,将其作为运营平台或实行多方合作,形成村“两委”、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新型组织架构。如章贡区火燃村,由供销社出资,火燃村“两委”和户农户以土地折价入股形式组建合作社,首期投资多万元,开发乡村旅游、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项目,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万元。目前,该区已在4个镇10个村推广该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共建经营项目。根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实行“一村一方案”,重点实施四类项目促增收:财政支持类项目、工程建设类项目、村级综合服务站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如安远县孔田镇,由13个村各出资5万元、县供销社出资25万元、农民社员出资10万元,合计出资万元,共同打造“孔田惠农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建设“农机农技服务、农资产品配送、日用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建设产业基地、项目工程建设、农特产品销售”7大项目,预计今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

三、共建特色产业。由供销社与当地乡村协商,共同确定产业方向,村集体发挥组织优势,把闲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供销社发挥农资供应、土地托管、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为产业配套服务,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如寻乌县晨光镇高布村,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先后投入多万元,统一流转土地亩发展规模种养业,吸纳49户贫困户入股,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基层供销社负责产品销售,建设了大棚蔬菜及小龙虾、红薯、光伏和脐橙育苗等5个扶贫产业基地,贫困户实现每户分红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也由原来的“零收入”增加至40万元。

四、共建人才队伍。由供销合作社向平台农民合作社推荐监事长人选,提供财务和经营人才支持。由村党支部书记出任平台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支部推荐农民合作社作为基层供销社的社员,向基层供销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推荐管理人才,村“两委”干部和基层供销社管理干部合理双向交流任职。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刘珊伊

原标题:《成效显著!一起来看赣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