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专家如何从受人

2023/2/8 来源:不详

北京哪间酒渣鼻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3706.html

最近,很多网友反映到处都是“专家建议”,而广大网友用魔法打败魔法,反过来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相关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也登上微博热搜。

今日,前十个上热搜的热点中,有2个就是专家建议,“专家不建议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不建议每天都做核酸”,在两个专家的建议中,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网友的无情吐槽。

针对“专家不建议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不建议,男女结婚时掏空六个钱包去付首付。专家说,年轻人结婚时候,男女双方分别拿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钱包买房,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一辈也需要养老费用。专家建议年轻人确保在有稳定收入、一定财力的前提下,在合理的时间买房。

不少网友纷纷对专家的发言,表示出质疑:现在年轻人难道想去掏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六个钱包买房吗?现在的房价这么高,结婚的时候女方又必须有房,你没房,现在的丈母娘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没房没钱的你吗?年轻人本就生活压力大,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跟远离乡野的专家一样,坐在办公室,有稳定收入,而且还可以站在高处对社会上的年轻人侃侃而谈,各种建议,各种指导,您不腰疼吗?

诚然,网友的质疑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专家在谈论某些问题时,总是忽略了事情背后的本质,没把问题分析的透彻、想明白就发言,就告诉年轻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现实的问题就是房价高企,女方结婚必要买房子,年轻人压力大,不得不这样。中国的房价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在高速增长,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丝毫没有停下的脚步,但是年轻人要结婚又必须要有房子,有房子才有家,有房,丈母娘才会稍微放心把女儿嫁给你。很多的年轻人才刚刚踏入社会,或者工作没几年,他们哪里有资本去买下触不可及的房子,而且长辈们催婚又紧,他们也是很无奈,只能掏空长辈们的钱包去买下自己的婚票——房子。

曾经,专家是一种荣誉称呼,代指那些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他们一般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言论都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很多人,因为很多普通人在一些方面并不是精通的,他们会选择相信那些在某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家们。

但是现在,网络上的专家,越来越多,他们的发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质疑。甚至,慢慢地,专家似乎都开始变成贬义词,因为老百姓已经开始将专家称之为“砖家”。就连企业家王健林也在某次演讲中说道:有人把专家叫砖家,砖头的砖!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的一个问题点就是完全脱离现实和群众,不是实事求是地对问题和现象进行调研取证,然后分析背后的原因,随随便便就利用自己的身份,发表言论。

中国伟人毛泽东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对这些所谓的砖家们使用起来,居然无比的逻辑自洽,原来真理就是一直在闪烁光芒,散发出生命力。

年,37岁的毛泽东遇到了几个自己觉得还没弄清答案的问题:为何在农村合适的政策,在县城推行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当时的商业状况到底如何?别人记载上有“卖妻鬻子”的话,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有多严重?为了找到问题的准确答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了走访调查,仅调查会就开了20多天,调查笔记做了几十万字,最后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整理出了八万字的《寻乌调查》!一条著名论断也在这里诞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新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建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一大步,就是因为他看待问题,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一直强调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理论联系实际。

这跟我们现在许多专家的表现,可谓是大相径庭。专家们本来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专长的人,他们本来应该是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广大老百姓解疑答惑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浮于表面,夸夸其谈。

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专家建议:私家车出去拉活,闲置房屋出租

在一档专题谈话类节目中,当主持人问一位专家,“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的话题时,这位专家侃侃而谈,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关于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比如你有私家车,你就可以去拉活,那么这就是一个解决低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再比如你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这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听到这位专家的言论,真的是惊为天人。这真就是信口雌黄,不接地气,有失水准,完全不像一位专家说的话。别人讨论的话题是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低收入群体有私家车?还可以用私家车出去拉活?还有闲置的房子?能够上电视做节目,说明个人无论是资历和学识,专业水平和知名度都是不一般的人,这是哪里请过来的专家?

他们有见过低收入群体是什么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吗?他们的收入是多少?分布在哪里?完全就是睁眼说瞎话。如果再让他继续说,我觉得它能把就是要让他们“少打点高尔夫,多上点班”、“少买几艘私人游艇,把钱花在刀刃上!”

农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专家建议:全部都送到城里去

还有一个案例,是针对农村和城市出现了两大极端的现象:农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对于农村男子找不到老婆的问题,有专家给出了一则建议:那就是全部都送到城里去。

面对农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少,专家开出了一剂良方,把农村多的剩男集中起来,输送到城市,然后输入到城市剩女的行业、区域中,这样就能促进双方接触,最后结婚生子。

这种荒唐的建议,很快就遭到了网友的反驳,网友们认为:现在交通很发达,城市和农村的距离,并不是不能跨越的,但是城市女性和农村男性的差异在于其他的方面,专家的建议完全是“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

没错,农村剩男与城市剩女,仅仅是因为距离太远,不能见面,所以就导致了两大群体的大量存在?这是什么逻辑?农村剩男,更多的是因为物质原因,不能够找到对象。城市剩女现象,更多的是思想独立的女性,他们要找的对象都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男性,农村剩男,这是要怎么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呢,而且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完全在三观上就不合,还有一些教育观、消费观,根本就有很多不可调和的原因,这位专家的脑洞,也是没谁了,根本就是插着腰,一通瞎说。

北大教授爆出荒唐言论:农民无用,又懒又蠢,而且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

一位北大教授,曾经公开发表言论,他认为:消灭了农民,中国才会富强!这种言论,简直是荒唐到家了,他知不知道,他每天吃的粮食,穿的衣服,有多少都是我国的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国的农业支撑着整个国家最基础的需要和供给,假使消灭了农民,那么社会上每个人最基础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温饱都没有,你还搞什么学术?

这位北大教授是谁呢?他叫王福重,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后高材生,也算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此前他在很多讲座上的演讲,都被很大一部分业内人士奉为圭臬。甚至于他的身份,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讲座的讲师和大学教授,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节目《财经郎眼》的常驻嘉宾,这妥妥的一名经济学专家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名专家,他的言论,太过偏激,完全脱离了实际。他认为“农民出大力、流大汗是愚蠢和懒惰”,这不禁让人闻之嗤笑,难道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就是九重天上的仙人,平日里不沾荤腥,不吃米饭,只用喝露水就能够生存长大吗?难道他忘记了全中国有14亿人口,一天需要食用粮食就是56万吨,一年也就是2.04亿吨粮食,这些粮食农民不生产,那全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国家很早就出台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坚持三农,扶持农民、农业,这位经济学专家,完全是不了解国家政策,恐怕是活在自己的梦想国。

专家的建议要有营养,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言论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去伪存真,给广大老百姓传播新知才是正确的。

最后,用民国李宗吾先生《厚黑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也奉劝某些专家们好自为之:殊不知科学家聪明起来,比普通人聪明百倍,糊涂起来,也比普通人糊涂百倍。科学家有时比普通人糊涂百倍,所以专家之学说,往往不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