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辑丨揭秘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战
2023/2/8 来源:不详年春夏,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果断发动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军南下路线图。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发布的布告。
占领南昌城后,南昌起义军按中央预定计划,开始分批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然后重新举行北伐。起义军南下广东期间,建立红色政权,开展红色宣传并留下大批军事政治骨干和枪支弹药,锻炼了新生人民军队,播撒了革命火种,对广东革命运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制定南下广东战略计划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战略计划是由何而来?这得从南昌起义决策说起。
年7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随即,中共中央在湖北省委驻地召开会议,研究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部署,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分武装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返广东,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再次北伐。
为何要选择策动张发奎同去广东?当时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长江流域及其北方已成为反革命混战的地方,不利于革命势力立足发展。相比之下,广东地理条件优越、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经济较丰裕、交通方便。二是张发奎曾与中共有过“亲密”的合作关系。北伐时期,张发奎部队是共产党员最集中的部队。基于此,中共当时力争张发奎,重回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
然而,形势很快发生变化。在汪精卫拉拢下,张发奎的态度随之右倾,并准备着手在军队中“清共”。7月20日,李立三、谭平山、邓中夏、叶挺、聂荣臻等人在九江举行第一次谈话会。会议认为“张发奎态度犹豫与右倾,依靠张回粤,不可能成功,甚至有被敌人包围消灭的可能。因此决定抛弃依靠张发奎政策,在军事上赶快集中南昌”。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在南昌举行起义。
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总指挥部。
7月24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同意在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关于起义后军事行动,中共中央延续之前计划,即重回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主要依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提议:“起义后部队的行动方向是: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出海口,获得国际援助。”前委书记周恩来也力主南下广东。他认为南昌很难立足,主张部队移师广东东江。周恩来大革命时期曾在潮汕一带工作过,对那里情况较为熟悉。认为那里敌军军力较少,海陆丰一带农运基础很好,而且有汕头这个出海口,可以与苏俄联络,获得国际援助。
另据刘伯承回忆:“军队在南昌暴动,单独打到广东去,打到广东的计议:(一)工农力量在东江的厚,(二)东江地形较北江平易,且敌军已集中于北江不能各个击破他,(三)东江海口便利,可望苏联接济,财政亦丰,(四)可以以福建为后方。因此,决定迅速的先取东江,充实力量,次取广州。”至此,南昌起义南下广东战略正式确定下来。
确定南下行军路线
南下广东确定后,下一步就是讨论具体的行军路线。刘伯承回忆道:“参谋团委员根据上述迅速的先取东江次取广州之决议,讨论是取道吉安、赣州取东江,或是取道临川、会昌取东江,结果决定由临川、会昌取东江。”最后,经军事参谋团决议,起义军选择沿着临川、会昌一线南下广东东江地区。
但实际行军过程中,这条路并不如预期那么乐观。虽然沿线敌军较少,但其间山路崎岖,行军异常艰苦。且沿途因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许多村庄“十室九空”,部队补给困难。
8月中下旬,起义军在瑞金壬田、会昌一带与前来堵截的国民党钱大钧、黄绍竑部遭遇,并发生激战。起义军三战三捷,取得战斗的胜利,但也暴露出新生的人民军队缺乏军事战斗经验的弱点,自身伤亡也很大。随后,部队集中到瑞金,对南下路线作出再次调整:改变原来沿寻乌南下行军路线,决定改道长汀、上杭,再入东江。
革命者来——南昌起义军长汀驻地墙上的革命标语。
汀州古城墙。
南昌起义军南征直指广东,引起国民党反动派方面极大震惊和惶恐。8月3日,《汉口民国日报》刊载了武汉国民政府发布的电令指责共产党“到处煽乱,企图破坏国民革命”,下令张发奎、朱培德、唐生智等部“赶紧进剿”“严密兜截”“合力围剿”。8月8日,讨共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在韶关成立,以粤系军阀李济深为总指挥,黄绍竑为副总指挥,下辖中央军、左路军和右路军。由黄绍竑兼中央军总指挥,辖2个师;钱大钧为右路军总指挥,辖4个师;范石生为左路军总指挥,辖2个师,全力堵截起义军。9月11日,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下达作战电令,要求各军于25日前集结于松口、梅县、畲坑之线,等南昌起义军进入广东后“一举而歼灭之”。
南粤掀起武装起义新高潮
年8月3日至5日,南昌起义军开始分批撤离南昌。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8月9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张太雷到广东,要求在东江地区全力接应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8月20日,张太雷主持召开广东省委会议,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共广东省委,并对潮梅、琼崖等重点地区工作作了一系列指示。在南昌起义军南下消息的鼓舞下,从8月下旬起,广东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又掀起了武装起义的高潮——广东“秋收起义”。
起义军入闽粤的消息报道。
为策应南昌起义军南下东江,中共广东省委在8月间派出干部前往汕头,成立汕头市革命委员会,部署潮汕地区的工农暴动。9月18日,南昌起义军一万余人由福建进入广东大埔。起义军留下朱德率领的三千余人留守大埔三河坝,牵制和阻击尾追之敌,主力随即向潮汕地区进军。
9月23日,在潮汕工农武装的配合下,起义军顺利攻克潮州,成立了潮安县革命政府。当天下午,汕头市工农武装近千人即举行武装起义,第二天,起义军部队进入汕头市,宣布成立汕头市革命政府。此时,澄海、普宁、潮阳、揭阳、惠来、饶平等县党组织按预定计划,领导农民纷纷起义。在起义军的支援下,澄海、揭阳、普宁三座县城先后被攻克。短短几天,潮汕地区为起义军所控制。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地区掀起的革命浪潮影响巨大,被誉为“潮汕七日红”。
汕头牛屠地万人军民联欢大会模拟情景。
9月28日至10月4日,南昌起义军在揭阳汾水、潮州、汕头、大埔三河坝等地,与国民党陈济棠、黄绍竑、钱大钧部展开激战。特别是朱德领导的血战三河坝一役,以弱博强,打出革命者的精神和血性。期间,东江各地党组织领导工农武装和群众,有力支援了南昌起义军一系列行动。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年8月至11月,广东共有30多个县(市)举行秋收武装起义,其中有16个县一度占领了县城,十多个县(市)和一批区乡建立了革命政权。因有南昌起义军的直接参与,形成军民联合举义的局面,为后来广东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建立吹响了前奏曲。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图文集),未刊稿;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方日报
郑慧瑜龚春辉
丁少红龚春辉洪晓霓
资料图
龚春辉;郑慧瑜
党史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