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过紧日子和苦日子
2023/6/16 来源:不详年5月,在江西的小县城寻乌,一位年轻的教员组织了一个11人的小团队,开展了一场田野调查。这份超过8万字的调查报告,把地处粤闵赣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寻乌,查了个底朝天。
后来,教员在这里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总结,成为了我党著名的80句口号之一。
这份数据详实,论据充分的调查报告。其内容的扎实程度,即使放到现在,也能让那些准备毕业论文的经济学大学生们汗颜。
调查报告里对寻乌县第三产业的支柱,娱乐服务业,也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教员的统计,这座人的县城里,娱乐会所就有三四十家,其中润凤、戊秀、月娥、五凤、昭坤是当地最著名的五位失足人员。
经过周密的统计和测算,教员发现,这些娱乐会所,十年前商人去得最多,如今,商人们去得最少了,原因是他们的生意不行了。
透过这个现象,年轻的教员,隐隐感觉到了这座小县城里的经济危机。
市场的逻辑已经变了
9月底的时候,在碧桂园召开的总裁会议上,依然还对全年亿的销售目标持乐观态度。为了完成这个销售目标,碧桂园集团营销总裁程博士立下了一个Flag:完不成任务,自己走!
把全年合约销售亿的目标拆解,每个月至少得卖亿。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合约销售金额为亿,有亿的销售金额要在下半年完成。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碧桂园每个月的销售金额大约要卖亿。
然而,把自信拉满的碧桂园,显然低估了大环境的威力。其7月的销售额亿,8月下降到亿,9月亿,跟其他房企一样,销售金额在下降。要想完成最后的目标。
碧桂园要在剩下的3个月内,每月销售额达亿!
这样的目标,显然是想“逆天改命”了。但是,要想“胜天半子”往往并不会有啥好结果。在最近的碧桂园总裁大会上,风向就已经改变了。
“已无继续高速大规模增长的基础;”
“加速出清,由量向质转变。”
其实碧桂园已经很努力了,但在立了Flag的领导眼里,没有完成目标,就是团队还不够努力。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
为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逻辑,碧桂园把每个月的营销奖金提高到了1个亿,完成即给奖励。与此同时,加大打折力度,房子7折卖不掉就6折,6折不行就5折,就差直接“白给”了。
▲即使这样,多个区域里,仍然有80多个区域完不成考核任务。
这种拼尽全力却依然收效甚微的无力感,非常打击碧桂园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信心。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逻辑已经完全变了。随着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即使把房价降到低于建安成本,也很难快速提升去化速度了。
再来“棚改”也难以挽回颓势
讨论这一轮的周期,起始是在年,那一年万科喊出了“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的口号。但是,随后就被轰轰烈烈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带偏了航向。
随着“去库存”的政策导向,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催生了大量的购房需求,直接带动了全国房价的上涨。以广西南宁五象新区的天誉花园为例,这个此前“平平无奇”的楼盘,是年黄金周最火的楼盘之一。
▲说实话,那一年能成功踩中天誉花园风口的购房者,那绝对都是“先知”。
天誉花园的大获成功,来自于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往后,五象新区的所有“安置地”都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加速了五象新区的成熟。那年五象新区的“鬼城论”被打破,30~50万㎡体量的楼盘,可以在一年以内卖完。五象新区,成了南宁楼市最热门的区域。
从年开始,国家收回了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三四线楼市迅速转凉,随后开启了本轮周期。
所谓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顾名思义,就是把直接给钱或者出钱帮棚改户买房。既去化了开发商大量的库存,又让棚改户住上了新房,同时还能把棚改户的土地征收,再卖地赚一笔。
但是,这个政策极大地抬高了地方债务,同时也推高了各地的房价。房价飞速上涨,又让市场的热钱大量流入房地产。经济脱实向虚不算,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家庭的负债率持续上升。
▲大量的家庭把钱拿出来买房,并背负房贷,导致负债率持续走高。
家庭里的最大负债基本上都是房贷,而房价的快速攀升挤压了人们消费的欲望。
▲家庭里最大的资产是房子,最大的债务是房贷。
大家没有钱再去消费别的商品了,而实体企业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又会导致其破产倒闭。大多数实体企业的生产资金来自于银行,这是一种循环。
▲近十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增速一直下降,大家都没钱消费了。
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消费增长乏力,而消费又传导到生产端。整个社会的经济风险在不断堆积。
很多人现在还寄希望再来一波棚改政策,好让自己在三四线被套牢的房子解套。然而,即使现在再来一波棚改,也很难刺激三四线的楼市了。就像年,教员在江西寻乌县发现的情况一样。
过苦日子和紧日子
7月的时候,万科在开会讨论下半年房地产形势的时候,提出了“不预测天气,不赌政策”。翻译成人话就是,不要对于下半年抱有太高的预期,加速销售,加速回款才是王道。
8月以后的全国楼市都有点走不动了。特别是TOP3级别的房企爆雷,不但冲击了房地产行业,同时也对与房地产深度捆绑的金融行业冲击巨大。
大家突然惊讶地发现,没有什么房企是不能爆雷的,那些以往“浓眉大眼”的百强房企,爆起雷来,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金融行业不得不降低了对房地产的预期,并不断严格控制房地产类型贷款,严格控制风险。下半年的贷款,不但按揭贷款更为严格,开发贷款也开始收缩。
金融业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规避风险,
前些日子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罕见地对恒大危机进行表态。一家中国地产公司的债务危机,能牵动远在大洋彼岸政客的心,确实是少有的。
▲不少华尔街的资本,应该也踩了恒大的雷。
这导致了当前房企海外发债的规模下降,发债成本上升。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年前三季度,房企境外发债总额约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降了35%。9月发行的17笔境外债,有7笔票面利率超过10%。
最近,中梁地产也用实际行动,对下一个阶段的市场进行了研判。接下来,要准备好过紧日子和苦日子。
▲行业头部房企的预期都惊人的一致。
写在最后
年,朱八八攻下蒙古人控制的徽州,听手下说这里住着一位堪比卧龙的智者名叫朱升。此时,朱八八便化身刘大耳,上山寻访隐士朱升,咨询安定天下的计策、结果朱升给了他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这9个字对于当下的房企们同样适用。
构筑自己的护城河,加速回笼现金流,不再追求规模排名,毕竟连行业前3都爆雷了,你的排名又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