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金融动能
2022/10/13 来源:不详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张春明记者宋石长
刚刚过去的年,赣州金融事业发展捷报频传:
全市主要金融指标实现全省“四个第一”:全年新增上市(含过会)企业5家,占全省42%,排名全省第一;全年险资入赣总额达75.11亿元,占全省比重20%,排名全省第一;全市融资在保余额.93亿元,融资担保放大倍数6.47倍,“总对总”批量业务规模达22.8亿元,在全省设区市中位列第一;全市引进、培育省双千人才8名,数量全省第一。
贷款投放加速、直接融资续创新高,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金融次中心建设提档加速,金融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成绩的背后,是全市金融战线砥砺奋进、开拓前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以“作示范、勇争先”的责任担当,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数字经济做优做强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双“一号工程”,围绕“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和“1+5+N”产业,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活水不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金融力量正成为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能。
普惠金融改革进入纵深阶段
初春时节,寒意正浓。南康区最北端的隆木乡黄石村,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山坳里的养鸡场负责人罗威已忙碌了大半天。他熟练地将自养的土鸡打包装箱,放进被他称为“大白”的白色无人机上,随后发出“起飞”指令,无人机马上升空远去。“因为山高沟深,进出不方便,开始销售是个大难题,后来,政府送来政策、银行贷来资金,建起了空中航线,我的土鸡一飞上天,难题迎刃而解。”罗威介绍。
罗威的成功创业,与我市纵深推进的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年8月,我市正式列入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此为契机,我市狠抓金融组织、金融产品、科技创新、政府增信、金融生态、直接融资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以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为中间监测目标,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升、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为终极目标,争取赣州普惠金融融资总量三年翻倍”的奋斗方向,大胆探索实践,全力擦亮普惠金改国家级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
一年多来,我市推动银行、保险、券商和地方金融全面发力,新增各类机构、网点29家,9个县级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营,村村设有普惠金融服务站,全市实现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证券营业部、还贷周转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县域全覆盖。新推出金融产品48余款、全市各类金融产品逾款,推出“四单融合”等8项金融服务新模式,运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等四个平台,累计办贷亿元。其中3件典型普惠金融改革案例,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国推广。
“目前,赣州市普惠金融集聚区已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13家;赣州苏区振兴并购基金园累计入驻企业家;赣州经开区数字金融产业园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已引进证券、保险、金融科技企业等21家;上犹‘党建+信用+支付’改革经验全市推广;‘两园两区’金融集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市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服务实体常态机制日趋完善
春节刚过,寻乌县“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就迎来了一批批的游客和参观者。而随着农发行定南支行首笔1.35亿元支持寻乌调查红色文化旅游及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的发放,以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罗塘谈判旧址、圳下战斗旧址、罗福嶂会议旧址、三二五暴动旧址、澄江战斗旧址、菖蒲会见旧址等“一馆六址”为基础的寻乌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又将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同时,还将带动周边已脱贫人口发展特色餐饮、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寻乌县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背后,是我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改善融资环境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续叠加后的成果显现。近年来,我市着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建立一项政银企对接机制,持续落实问题企业贷款协调处置、银行抽贷定期通报、地方政府倒贷、金融诉讼案件快审“四项”制度,开展“融资、融智、融产业”三大专项行动,全力构建金融服务“1+4+3”常态化工作机制。
数据显示,目前,省市联动成功举办了七届省级金融机构支持赣州经济发展产融对接活动,累计签约金额.57亿元。年,全市20支倒贷基金累计向户企业提供.23亿元还贷周转服务;市本级共审理金融诉讼案件件、结案件,保护金融债权13亿元;常态化开展融资项目推介和包装,已落地15个项目,吸纳资金25.亿元;全市贷款余额逾亿元,全年净增.25亿元。
金融供给总量不断增加,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年,全市银行业存款余额逾亿元,同比增长6.76%,存贷比.06%,首次实现贷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事业自身的发展,金融业增加值达.64亿元,占GDP比重达7.1%。
年初,我市再次印发《年赣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全力支持“1+5+N”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短板弱项补强等,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企业上市升级工程、强化担保增信作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台15条具体措施,全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资本市场建设质效齐升
1月14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年全省第一家上市发行企业,也是我市实施“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后绽放的首朵“映山红”。
而刚刚过去的年,赣州企业上市工作同样取得丰硕成果。一年时间里,赣州市上市(含过会)企业总数就达5家,占全省新增上市企业总数的42%。至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16家,同时还有3家企业在审,6家企业辅导备案,列全省第一方阵。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作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上市企业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企业上市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不断奏响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的赣州篇章。
强化培训,搭建平台。我市联合沪深北交易所组建金融专家服务团赴各地指导,打造“资本市场在行动”等系列活动品牌,提升资本市场意识。建设深交所路演中心和上交所服务基地,联合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常态化举办“赣企融湾”路演等活动。
强化协调,用足政策。专门成立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四个一”(一名政府领导、一名金融部门领导、一名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一名中介机构负责人)服务小组,定期召开上市问题协调会、政企圆桌会议进行专题协调,精准帮扶,集中攻坚。同时,用足用好证监会和省里配套出台的新一轮对口支援金融政策,不断释放政策叠加优势。
……
一系列措施的推动,有力提升了我市资本市场的服务质效,其成果不仅在企业上市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上得以体现,在基金投资、债券发行、对外合作等各个方面均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数据显示,年,我市规模亿元的“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新增投资项目6个,累计投资项目20余个。发行各类信用债券.96亿元,全市债券余额达到5.24亿元,企业主体评级实现县域全覆盖。
“年,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江西基地落户赣州,我市成为全省首个有上交所、深交所服务平台的地级市,同时,我市还与期货业协会、大商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先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说,目前赣州市资本的各项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全市金融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凝聚金融力量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的金融贡献。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